【逃犯條例】左膠的懺悔 吳志森敬勇敢青年:一把年紀都可以認錯

撰文:廖俊升
出版:更新:

網台主持人、社運界KOL吳志森在香港社運沙場走了20多年,憑其一張利嘴、一支筆,影響和引領思潮。曾經作為「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主義者的吳志森,不時對著以「本土派」和「勇武」自居的人破口大罵,毫不留情、聲嘶力竭的斥責衝擊者「破壞運動」。
今年6月9日,一百萬人遊行上街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政府同日不為所動宣佈恢復二讀。遊行之後的午夜,示威者金鐘試圖衝擊立法會,各派系對於行動突然「升級」爭論不絕。6月12日,在金鐘大規模警民衝突之前,吳志森發佈一段影片,向衝擊青年懺悔,認為除了武力,青年已無路可走;6・12衝擊之後,吳志森再度向「勇武派」懺悔。看見這位堅實的和理非主義者,再三向衝擊者懺悔,網民形容是「大奇蹟」,吳志森淡淡回應:「一把年紀唔可以認錯咩?規定咗㗎咩?」

《頭條新聞》受歡迎見社會荒謬 吳志森:「我好驚我會麻木」

吳志森是一名網台時事評論員,也是港台諷刺節目《頭條新聞》的其中一位演員,他易服飾演太后一角,更為港人所熟知。7月20日,吳志森到書展為自己的新書進行簽名活動,一到場,即引來一眾《頭條新聞》粉絲爭相與他合照。「太后!我好鍾意睇你哋㗎,好彩有你哋咋。雖然我好細個,但我集集都會睇㗎。」一名中學女生拿著新書對吳志森說。他面帶一點尷尬,笑著向女生道謝。

《頭條新聞》在反修例運動中不斷諷刺政府、建制派和警隊,節目近期大受歡迎,吳志森顯然沒有感到特別開心。「《頭條新聞》爆、多人睇,證明𠵱個社會好荒謬,社會相對比較平靜嘅時候,都有啲嘢可以諷刺。政府政策總有嘢值得諷刺、值得鬧,但𠵱家去到一個階段,題材多到你做唔切,值得鬧、荒謬、令你悲痛、令你欲哭無淚或大哭一場嘅嘢,撲面而來,多到令你唞唔到氣,我好驚我會麻木。」

不斷有支持者到書展找吳志森簽書。(廖俊升攝)

6.12帶來新的思想衝擊

《逃犯條例》風波不但令《頭條新聞》再創高峰,也成為了吳志森的新政治啟蒙。6月12日下午示威者堵塞金鐘立法會外一帶道路,警方施放150枚催淚彈,更動用了橡膠子彈及布袋彈驅散示威者。那時金鐘變得煙霧彌漫,站在天橋上遠觀戰陣的吳志森,也被飄來的催淚煙刺得皮膚赤痛,淚流披面。他看見前線的示威者無懼槍林彈雨,猶如以死相搏,令他相當感動和慚愧。「唔好以為佢哋人云亦云、受人煽動,佢哋係連死都唔怕,唔係一時衝動,真係以死相搏。」

從前時常痛罵青年衝擊,破壞了和平遊行的成果,經歷這場衝突頻生的運動,吳志森直言深深被年輕人的勇氣所觸動,頓覺今是而昨非,認為年輕人絕不能被指責。「當年輕人用自己嘅身體,不惜受傷甚至有機會死,去回應警察嘅暴力。我作為一個坐係個直播室裡面歎冷氣嘅人,一個長者,我有咩資格去評論佢哋,佢為我哋擋咗子彈喎!佢哋為我哋,做咗我哋唔敢做嘅野,為我哋捱左好多棍,我有咩資格去指手劃腳?我冇資格、唔敢、亦都唔會咁做。」吳志森說。

反修例運動為吳志森帶來極大的思想衝擊,甚至將他相信數十年的一套抗爭想像推翻。(廖俊升攝)

左膠的懺悔

不少人心目中,吳志森就是那個對以勇武自居的「本土派」破口大罵,死守「和理非」教條的泛民主派支持者。他笑言自己是一名「左膠」,以往都甘於遊行,認為和理非示威足以改變現況,「我哋比較享受好熱行完幾個鐘,展示咗我哋嘅能量,夠多人啦,咁就返屋企沖涼睇新聞,然後就瞓覺。」吳志森說,自己曾經也有政治潔癖,「對於稍為暴烈嘅行為批判得好緊要。我哋會睇一般市民唔接受暴力,唔想見到血流披面嘅畫面。可能基於覺得策略上會適得其反,或因為好錫身,都有六四嘅情結喺裡面,老共唔會容許呢樣野。」吳志森說。

吳志森憶述2014年與參與社運的學生對話,至今猶有餘悸。「嗰時2013、14年我做網台,有一次好似係新界東北事件,曾經撞過立法會玻璃。當時我訪問啲學生領袖,同佢哋爭辯一個問題,我話你哋好暴力。佢哋話點解好暴力呢,冇傷過任何一個人。我同佢哋拗,就話如果你放火燒一架車,燒之前叫個司機出嚟,淨係燒爛左架車,冇死到人,你認為你係咪暴力呢。當時佢梗係唔夠我講啦,我又大聲。」不過吳志森現在回想,自己已經有新的想法,認為這個只是暴力的定義問題,甚至覺得當年他們沒有做錯,「某程度上同好多香港人一樣,我哋喺冇辦法之中,搵啲辦法出嚟。呢個係其中一個轉變。」

青年鋌而走危,冒死抗爭,讓吳志森對自己所相信的一套民主運動模式,徹徹底底的反思。「其實我哋咩都做晒,一百萬人、二百萬人上街,你仲想我哋點?政府仲好似不動如山。我哋和理非做盡晒,仲有咩新方法,我又諗唔到,咪畀啲空間人哋試吓。」

吳志森直言自己已經衝破了「和理非」的思想框架,雖然因為年紀漸長,無法親身參與激烈行動,但他斷言思想上已否定了「和理非」仍是有效之說,「我覺得我跳出咗個框,縱使咁多年輕人已經犧牲咗,政府都當冇事發生,係人都對呢個政府心死。如果心死,憑咩仲覺得和理非可以改變現狀呢?」除了對政權心死,也對中國感情漸遠,他開始理解年青人為何不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呢啲大中華膠經歷過六四,大學讀書嘅時候仲係彌漫住愛國主義,但唔好話班後生,我個感覺都係愈黎愈淡,基於無能為力,我可以做到啲咩呢?甚至去到一個程度,真係覺得(中國)唔係好關我事,我自己都搞唔掂。」

吳志森認為,香港的青年示威者被逼上絕路,甘願以死相搏對抗政權,作為意見領袖不應指責他們的行為。(廖俊升攝)

認錯容易知錯難 吳志森:「一把年紀不可以認錯嗎?」

6・12衝突之後,吳志森在個人YouTube頻道發佈一條短片,向一眾年輕勇武抗爭者懺悔,對勇武抗爭作出肯定。懺悔論一出,一眾網民隨即感到相當驚訝,意外連吳志森這個多年的堅實「和理非」也會有思想勇武的一天。吳志森笑說,他也有到連登討論區看網民的留言,「佢哋都好直接,話估唔到呢個左膠,會講啲咁嘅野,一把年紀都識得認錯喎。」不過吳志森就認為,認錯並無年齡界限,「點解一把年紀唔可以認錯呢?唔可以思想轉變,唔可以被人嘅行為感動、觸動同衝擊呢?規定唔得㗎咩?冇話到一個年齡唔可以認錯,我都會對我個女認錯。唔係好似林鄭咁放下身段,我有咩身段,錯咪錯!」

吳志森說,認錯沒有大不了,但自我批判的過程卻是難事。「當然你要認識自己堅持咗好長時間嘅嘢係錯係好難嘅,認識佢難,唔係認錯難,要好多反覆嘅思量,或者被一啲好震撼嘅嘢衝擊,而6.12對我嚟講係好震撼。」至於在社運界中,仍有部份意見領袖堅決反對衝擊,吳志森就認為他們的想法不難理解,畢竟認識錯誤並非易事,「人老咗確實係會比較頑固,基於一啲面子問題,覺得自己永遠正確,點可以錯嘅呢。所以後生仔會驚訝,竟然我會認錯,因為佢哋覺得我呢啲花甲老翁、老海鮮(Old Seafood)個個都係咁㗎啦,咁但係老海鮮都有啲係唔同嘅。」

吳志森向青年認錯,令一眾網民驚訝,但他直言就算年紀大也可以認錯,而認錯容易,知道自己錯才是最難。(廖俊升攝)

被銀髮遊行青年感動 兩代人由互相指責變欣賞

吳志森嘆自己韶華已去,整場反修例運動中,只能在後方支援年輕人,擔心連累後生仔,但他在銀髮族遊行中,感受到年輕人的尊重和被需要,不禁令他落淚。「兩個年輕人企喺終點,戴住個口罩,拎住手機,寫住謝謝兩隻字,對住行過既長者,不停鞠躬,話各位前輩,好多謝你哋建設咗個咁美麗嘅香港,不停鞠躬不停咁喊。」吳志森說,年輕人的舉動,令他感到自己一代人的努力正被人欣賞,同時他們也在欣賞年輕人的策略和勇氣,大家由互相仇視和指責,到今天互相欣賞、包容和補位。「我睇到個希望,唔係話呢個運動嘅希望,當幾代人唔再互相指責嘅時候,係見到未來發展嘅一個希望。」

同時,他也感到非常慚愧,悔恨自己當年做得不夠。「2014年雨傘後,後生仔話我哋爭取民主30年毫無寸進,當時我都好㷫。到今天我會比較冷靜咁諗,我唔承認我哋咩都做唔到,但我必須承認我哋做得唔夠,做得不足。如果我哋進取一啲,今天個局面會好啲。」

7月17日銀髮族大遊行,一眾長者上街支持年青示威者。(資料圖片/余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