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以外的天秀公園(下):天水圍休憩空間不足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天秀公園在2008年開始啟用,此前,天水圍北的休憩空間及康樂設施常被斥不足。至天秀公園落成後,整個天水圍區的休憩空間仍然低於《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內對休憩用地的標準,即平均每人應有2平方米休憩用地。現時天水圍人口290 000,休憩用地總面積只有42.69公頃,即每人只有1.47平方米,比一副棺材還小。

(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天水圍北 休憩空間比南面少?

天水圍區地形長,南北以天華路分界。天水圍北人口約13萬人,較南面少約4萬人。佔地14.8公頃的天水圍公園(又稱中央公園)位於南部,天水圍北較大型的公園則為天秀公園,佔地4公頃。天水圍公園為地區性公園,本以服務全區居民為目標,不過,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項目主任梁麗欣說,不少北面居民需乘搭輕鐵才能到達天水圍公園,故天水圍北居民較少到天水圍公園,多數留在天秀公園。

不過,天秀公園不少地方欠樹蔭及涼亭,日曬雨淋。因此白天人流較少,居民多在清晨時分及黃昏後才出現。

青色範圍代表休憩用地,深啡色範圍為公屋,淺啡色為中密度的住宅發展。北面公屋明顯較多,但休憩用地比南面少。(城市規劃委員會法定規劃綜合網站截圖)

天水圍北失手規劃 公屋多公園少

拓展公共空間秘書長黃保傑,同是是一名城市規劃師。他指,規劃初時天水圍北預計的公屋及人口較低;後因政策改變,部分私人樓宇轉為公屋出租。由於公屋人口較密集,所以初時預留的休憩空間便不符合最後人口所需。他說,香港不少舊區缺乏休憩空間,但一般發展新市鎮時,會盡量滿足規劃標準的每人2平方米。因此,作為新市鎮的天水圍區,現時的公共空間面積未如理想。

天水圍北公屋比例有85%之高,而全港公屋只佔3成。黃保傑說:「公屋居民比私人樓居民更依賴公共空間,因私人樓有自己的會所。加上天水圍北公屋比例特別高,因此需要的公共空間更為多。」

天水圍公園不近西鐵 人流不似預期

黃保傑說,當初規劃天水圍時,預料市中心位於銀座站一帶,毗鄰銀座廣場﹑天水圍公園,連西鐵站也建於該帶,惜因技術及成本問題,西鐵線只能建於天水圍邊緣,也是最南面。由西鐵站轉輕鐵線,至銀座站有三個站之隔。固此,天水圍北居民少會為到公園而再搭一程輕鐵,天水圍公園的人流也可能因而比理想中減少。

天秀公園廣場一椅難求。廣場旁的梯級坐滿後,大量市民坐在花盤及地上。(余俊亮攝)

公園設計不鼓勵交流  草地禁用不算公共空間

他認為,除了面積之外,理想的休憩空間還需要設計配合。跟香港不少公園一樣,天秀公園有不少地方還可改善。黃保傑指,香港大部分公園的座椅設計不鼓勵交流。例如,長椅之間相隔太遠,不便多個使用者同時溝通。「如果使用Movable chair,便能讓使用者自由搬動。」

另外,公園內的草地因管理及行政之便,擺放花槽阻人使用。「政府應還草地於民,能享用的空間才算公共空間。」自一星期前,每天數以百計的訓練在天秀公園廣場的石屎地上席地而坐。若果能在草地上玩Pokemon GO,相信別有一番體會。

拓展公共空間秘書長黃保傑說,草地旁加設花槽阻止市民踐踏,非設計原意。(余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