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生印度女YouTuber廣東話拍片 解迷思消歧視:印度不止咖喱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全球,其中人口逾13億的印度截至3月18日有百多宗確診,染疫比率遠低於歐美國家。除了有醫學專家估計天氣炎熱不利病毒傳染外,有網民打趣說印度人因飲恆河聖水、每日吃咖喱,因而對新冠肺炎有免疫能力。網民所說的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卻顯示外界對印度仍充滿迷思。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女YouTuber「新德莉莉」,以一口流利廣東話拆解大家對印度人抗疫迷思。現年27歲的「新德莉莉」,成長路上經常遇到港人對印度文化的誤解,例如她在小時候到過本地朋友的家吃飯,當時有長輩會問她印度的強姦案情況,甚至她的親戚有否被人強姦過?她在4個月前成為YouTuber,在網上分享異國文化,她只想告訴更多人:「印度文化其實不止咖喱。」攝影:黃寶瑩

訪問這天來到新德莉莉的家,她即席示範如何做印度特色飲品-薑黃奶latte。她一邊翻看手機的食譜,一邊翻找家中擺放得密密麻麻的印度香料。問她,這種飲品是母親的家傳秘方嗎?她眉開眼笑地答,「唔係啊,係Instagram教我㗎,不過印度人成日飲。」經常做給家人飲嗎?她又搖搖頭,笑瞇瞇地說:「我整過兩次咋,但係都好味㗎!」 (黃寶瑩攝)

「新德莉莉」原名Pranali,在印度語中有organized之意,「可能我父母想我well-organized吧」,她帶點尷尬地說。取名「新德莉莉」則是其主意,是結合其名字「li」及故鄉──印度首都新德里,「同朋友講笑話不如叫『新德莉莉』,佢哋又話幾好聽」。「藝名」就這樣拍板,跳脫得來又帶個人特色。

莉莉拍過本地印度美容院及印度食材等主題,連近期的武漢肺炎也談,教大家烹調印度香料薑黃粉強身健體,「現在疫情好嚴重,好多朋友問我,印度人身體係咪特別強壯?我哋有食薑黃粉,可能對抵抗力有幫助。」(黃寶瑩攝)

打開新德莉莉的YouTube頻道,只見影片中粗眉大眼女生張口說着流利廣東話,扮鬼扮馬地介紹印度文化。去年11月,她先在facebook上載了第一條短片,介紹印度人如何自製面膜,意外地獲得好評,錄得數千個觀看紀錄。她其後陸續發表其他短片亦反應不俗,其中訪問爸媽「包辦婚姻」(arranged marriage)的短片,上載數天便有3萬人次觀看。而她亦同時開設YouTube頻道,目前已有1000人訂閱。

開始拍片後1個月,莉莉決定辭去正職,正式開展YouTuber生涯,拍攝、剪接及上鏡一手包辦。YouTuber幾年前開始興起,在網上影片世界的洪流中,要找一名港產印裔而說廣東話的YouTuber,莉莉大概是第一人,「我一開始都好擔心,做得Youtuber多數個樣要好靚,香港又唔見有YouTuber係唔同膚色,我又唔係正宗香港人,講文化會唔會有人有興趣?」

莉莉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即被香港網民當作「自己人」,她的廣東話是如何煉成呢?故事先倒帶回到40年前,一對印度夫婦來港經商,在此誕下莉莉,小女孩的媽媽來港多年,深明語言不通之苦,決意讓送女兒升讀本地小學,那改寫她一生命運,「媽媽覺得我喺香港生活,就應該識講中文」。於是,莉莉在中文語境下浸淫成長,「細個屋企人帶我去戲院睇卡通片,一定係睇廣東話配音版,佢哋唔識聽,睇英文字幕都要畀我學中文」。

朋友笑她是個披着印度皮的香港人,骨子裏也流着香港人的血。(黃寶瑩攝)
我都想人明白,印度唔係得咖喱,等於香港唔係得麻婆豆腐!
新德莉莉

曾被問有否被人強姦

莉莉在香港讀小學,中學大部分時間則在英國度過,大專時再回港就讀時裝營銷課程。扎根香港,其成長路上被本地朋友包圍,上鏡拍片其實也源自她身邊朋友對印度文化的好奇。朋友常問她到印度旅行危險嗎?印度人是否每餐吃咖喱?有時她到別人家中聚餐,作為餐桌上唯一的印度人,朋友家人甚至會追問她,有沒有親戚被人強姦過?她一律爽快直接地回答,「我覺得溝通好重要,你有咩唔明,問囉!」反過來,她對香港文化也好奇,「點解香港人食飯之前要飲湯?我都好直接問返佢哋。」

直至去年,朋友鼓勵試做Youtuber,「佢哋覺得我性格幾啱,又開朗,乜都講。如果咁多人想知印度文化,其實我都可以做YouTuber喎!」她也在想,既然香港有許多不同族種的人,互相的文化在生活中碰撞過無數次,那何不開設頻道分享?別人對印度的疑問成為影片主軸,她透過拍片解答給出答案,例如印度包辦婚姻文化、印度Bollywood歌舞電影由來等,揭開家鄉的神秘面紗,「我都想人明白,印度唔係得咖喱,等於香港唔係得麻婆豆腐!」

薑黃奶latte食譜,詳看:

莉莉記得,剛進學校的起初兩年,全校300多人中,只有她一個異國臉孔,完全沒有同學願意和她說話;午餐帶上了印度咖喱及雜菜,也惹來同學們的奇異目光,也有人說她的飯「好臭」。幸好後來日子有功,她花了兩年時間學懂中文,有女生主動過來認識她。現在,她身邊幾乎全是本地朋友。(黃寶瑩攝)

莉莉身邊有不少香港朋友,對少數族裔都持有恐懼態度。有次莉莉拍片介紹印度美容小店,後來她帶朋友一同前往體驗印度式脫毛,朋友誠惶誠恐,擔心會被人綁架,而店內的印度人見到皮膚白皙的香港人,也一臉驚訝。莉莉表示: 「佢哋做開印度人生意,未見慣香港人。而家去多咗,大家都會有講有笑啦!」在港少數族裔學中文難已非新鮮事,而語言隔閡在不同種族間築起一道牆。莉莉當上Youtuber,用廣東話介紹文化,無意中也打開了這道牆的缺口。

有時她的正面與樂觀也會感染身邊的人。偶爾在街上與陌生人迎面走來,她會主動給對方一個微笑,走在旁邊的朋友看見無緣無故對別人笑,會罵她「黐線」,她也若無其事,「面對陌生人主動啲、正面啲,見到對方咪笑吓囉,有時佢哋又真係會對返你笑喎!」(黃寶瑩攝)

求職遇歧視:我習慣了

莉莉受訪時,大部分時間嘴角都會掛上微笑。儘管她天性樂觀,偶爾還是會想起因膚色受歧視的不愉快經驗,她憶述剛畢業找工作時,與身邊的朋友同時寄求職信,別人寄50封信,大概會有10個面試機會,她同樣寄50封,或許只得1個回信,「曾經有次我去應徵一個國際品牌嘅活動助理,對方本來話請我,後來話『因為你係印度人,個客想搵返膚色白啲嘅人』而拒絕我」。那刻她目瞪口呆,納悶了2天,後來看開了,原因卻有點悲涼,「由細到大都慣咗」。

要突破歧視高牆,莉莉認為不斷溝通及了解才是良方。她不否認有印度人予人印象較差,但那不代表全部。她與朋友初認識時,對方經常問她,「好多印度人都好臭,點解你唔臭?」她頓時哭笑不得,「每個人都唔一樣,唔可以因為一件事就標籤咗每個人」。又如小學時,最多同學問她的問題,是她爸爸是否喬寶寶?「那時喬寶寶好紅,電視有個印度人,佢哋就覺得係我阿爸,其實香港有好多印度人」。

我想見到嘅香港社會,係一個融合社會,但係我哋都要更加努力。
新德莉莉
因膚色而碰壁,這樣的經驗對莉莉來說不下一次。她一次求職面試,全程與僱主用粵語流利對答,最後對方竟然問自己是否真的會廣東話,她至今仍氣憤難平,「其實唔係應該個個都平等咩?一份工點解要睇膚色,唔係睇個人能力?」(黃寶瑩攝)

望有更多不同膚色YouTuber

「我希望我下一代搵工或者讀書嘅時候,唔會因為膚色唔同而唔請,或者冇得升職。我希望香港唔會有呢個(歧視)問題,我想見到嘅香港社會,係一個融合社會,但係我哋都要更加努力。」莉莉說,希望未來香港有更多不同膚色的人加入YouTuber行列,為少數族裔發聲,「除咗印度,香港仲有巴基斯坦、菲律賓等等嘅人,唔會得我一個識講廣東話。如果我影響到其他人,令佢哋可以分享自己的文化知識,都會係一個好好嘅嘗試。」

莉莉說,「印度人有好多唔同種類,但係我哋一諗少數族裔,就係某一種既定印象。因為我哋冇為自己發聲,或者因為語言不通,冇乜機會表達自己。」她想透過成為YouTuber,為少數族裔發聲。問她,打算當多久的YouTuber?她爽朗地回:「做到啲人唔睇為止!」(黃寶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