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或成男性生育「隱形殺手」 增加嬰兒睪丸發育不全風險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塑化劑原來是影響生育的「隱形殺手」。2011年台灣一場塑化劑風波,除了令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外,也發現塑化劑可能影響男性生殖器官。有學者表示,塑化劑在日常生活無處不在,除了食物外,也可從環境中接觸,對男性胎兒及初生嬰兒的危害尤其明顯,因此要避免攝入。

消委會去年7月曾公布,市面上5款食油塑化劑含量超出食安中心採用的行動水平。(資料圖片)

當台灣於2011年被揭發有「黑心商人」在飲料和食品添入塑化劑,同年浸會大學生物系公布一項研究顯示,在200個港人血液樣本中,逾九成被驗出含有毒塑化劑。負責研究的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表示,塑化劑會削弱雄性荷爾蒙,並引用浸大實驗指,長期進食有塑化劑飼料的老鼠,生育的下一代女多男少,即使是雄性,生殖器官也會比正常細小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長大後的精子數量也會較正常的少。

塑化劑可能會引致睪丸發育不全,影響精子數量。(維基百科)

黃港住接受訪問時引用學術研究指,若人類長期進食含有塑化劑的食物,尤其是胎兒及初生嬰兒,可能會為男性帶來三大影響:一是睪丸發育不全,令睪丸未按照既定程序進入陰囊,若睪丸長期儲存在較高溫的部位,影響精子數量;二是導致尿道下裂,形成尿道發育畸形,即排尿口非在一般位置,影響泌尿功能,但可靠手術治療;三是增加睪丸癌風險。

此外,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副教授梁嘉聲表示,2011年塑化劑風波是商人特意添加塑化劑,若如食物安全中心今日(2日)公布指有食油及中式白酒的塑化劑高於食安中心設立的行動水平,估計塑化劑只是從食物接觸材料遷移,對健康風險影響性低,也暫時未有科學研究證實塑化劑對人類生殖能力有害,故難以評論危害性。

至於市民日常生活能否減少塑化劑攝取量?黃港住表示,很多食物的原材料、生產過程、包裝等可能已有塑化劑,人體吸入塑化劑後會在三、四天內自然排出一半,形容塑化劑的風險一直存在,建議市民盡量使用玻璃樽,減少使用膠樽,也避免使用膠樽承載高溫、油膩、酸性及鹼性的液體,以減低風險。

塑化劑被評爲第2B級致癌物質

塑化劑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為第2B級致癌物質(或可能令人類患癌),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證實能在鼠類的肝臟和睪丸等組織引發癌症,不排除會發生在人類身上,亦有動物研究顯示,如大劑量攝入塑化劑(每公斤體重、每天超過100毫克),會對動物的睪丸有不良影響。但食物安全中心指,未有經膳食攝入鄰苯二甲酸酯類類塑化劑對人類生殖功能影響的研究,又指人體可有效代謝和排出鄰苯二甲酸酯等塑化劑,攝入少量不會影響健康。

食安中心提供避免攝入塑化劑小貼示:

使用塑膠食物容器時,應遵從溫度限制、微波爐和洗碗碟機使用指示勿使用PVC或用料不明的塑膠容器盛載油性或高溫食物,應改用玻璃、陶瓷或不銹鋼容器使用或重複使用玻璃瓶時,應確保油性食物不會與蓋口墊片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