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大圍街市有菜檔冒充有機認證 學者:不能單靠售價作判斷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不少注重健康的市民,均會特意選購有機產品,雖然商販聲稱有機,事實上可能未必有機。浸大有機資源中心一項調查發現,懷疑有街市菜販盜用有機認證標誌,目前已轉交海關跟進。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建議,消費者不應單靠蔬菜的售價,判斷是否屬於有機產品。

黃煥忠建議,消費者不應單靠蔬菜的售價,判斷是否屬於有機產品。(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浸大有機資源中心在去年9月至10月期間,派員到101個街市、合共464個菜檔及330個魚檔進行調查,當中聲稱售賣有機菜檔約佔61.5%,而認證有機菜檔佔38.5%。在16個聲稱出售有機魚的魚檔中,只有1檔展示有機認證證書。

結果發現,在油尖旺17個受訪檔口中,當中35%聲稱出售有機蔬菜;而沙田區則有21%菜販聲稱售賣有機蔬菜。中心指出,在大圍街市有菜販懷疑盜用有機認證標誌,中心認為該檔涉嫌違反盜用商標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已轉交海關跟進。

調查又顯示,鯉魚門街市有菜販張貼的蔬菜照片中,包含浸大及有機認證標籤,中心已發警告信及要求商販即時移除。

黃煥忠敦促政府應盡快立法規管有機產品市場。(資料圖片)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指出,部分聲稱有機產品的價格,與獲認證有機產品相差不遠,因此懷疑有不法商人出售虛假有機產品圖利,敦促政府應盡快立法規管。他建議,消費者不應單靠蔬菜的售價,判斷是否屬於有機產品。

街市、超市、百貨公司抽樣發現52蔬菜樣本有除害劑殘餘

另外,浸大有機資源中心在去年12月至本年2月,在街市、超市、百貨公司等收集82個蔬菜樣本測試,發現52個樣本驗出含有除害劑殘餘,佔整體63%。

在該52個樣本當中,大部分均大致符合法例規定,但有3個蔬菜樣本超出本港標準,包括2個荃灣楊屋道街市本地蔬菜樣本,以及一個牛池灣街市內地菜心樣本。

中心指,本次調查中超出香港法例要求的樣本佔3.7%,較2016年的6.9%,下跌3.2個百分點。

海關:不評論個別個案

香港海關發言人回覆指,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商品說明可以透過任何形式及任何途徑展示,包括口頭陳述或書面紀錄;任何人士在營商或業務過程中作出虛假商品說明,供應已應用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或管有已應用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作出售用途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海關不會評論個別個案。海關對接獲的舉報,都會作出了解和所需的跟進。海關在處理懷疑涉及違反《條例》的個案時,需要考慮個別事件的實際情況及相關證據,才能判斷該個案是否有抵觸《條例》。不過,每一宗案件的情況皆有其獨特性,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