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攝記眾籌出警察攝影集 突顯制服下的人性面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互聯網造就眾籌這種新融資方式,儘管香港的起步較遲,每當有大型眾籌項目,仍能吸引大眾的關注。去年前記者吳曉東創辦本港首間以調查報道為主的通訊社,並在網上發起眾籌,目標300萬元,接受傳媒訪問後,旋即引起迴響,最終超額籌得400多萬,刷新了亞洲區新聞項目眾籌紀錄。今年4月,路透社前攝影記者楊德銘在網上發起眾籌,希望籌得10萬元,出版一本警察影像的攝影集。另一邊廂,三名80後青年在社交媒體設立專頁,成立眾籌網站Chapter One,希望幫助有志出書的人出版,一個《你買書,係為咗交租畀地產商》的帖文,強調「蚊型」出版社會讓作者得到合理的回報,短時間內獲得逾萬個讚好,吸「Like」程度驚人。

楊德銘(Paul)是路透社前攝影記者,亦是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主席,作品屢獲獎項,惟從未出版過個人攝影集,「作為一個攝影人,出版攝影集是一個夢想」,故他希望以眾籌方式,在60日內籌得10萬元,出版一本以警察為題的攝影集《Yes Madam, Sorry Ah Sir》。

楊表示,照片的拍攝時間由09年反高鐵至今,他指從前常拍攝普羅大眾,這次想把鏡頭集中在有權力的人身上,故選擇拍攝警察執勤中的照片,「制服好像很專業、很團結,但其實警察也是普通人,可以倒霉,可以喜歡Hello Kitty,可以憤怒」,他希望幽默的表達手法,能令讀者反省警察與警隊之間的關係,突顯個人與團隊的反差。

楊德銘表示,明白現時社會風氣下,大眾對「警察」這個議題較敏感,報價時亦遭到印刷商以「不印政治品」為由拒諸門外,惟他不想以政治立場將相片分類,「想提供一個新角度,不一定分黃絲或藍絲去看這輯照片,也希望若有警察欣賞我的作品時,能懂得這種幽默感」。

向藝發局申資助被拒

楊德銘最初向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遭當局拒絕,故嘗試集資出版。楊選擇的眾籌平台是Dreamna,被問及選擇平台時的準則,他指Dreamna的審批時間較快是關鍵,「Fact wire選擇Fringebacker,只有All or nothing一種眾籌模式,即若籌不到目標款項,需全數退還給集資者,但Dreamna保障眾籌發起者,即使達不到目標款項,亦可繼續推出項目,只是餘下的款項需自行再想辦法」。被問及是否滿意現時的進度,楊德銘指參考朋友的意見,認為進度及格,但亦擔心集資至中段時,進度會停濟不前。

楊德銘表示,出版一本個人攝影集,是一個攝影人的夢想。 (林振東攝)
楊德銘以幽默的方式,展示09至今拍攝的警員執勤影像。 (楊德銘提供圖片)
楊德銘希望警察欣賞他的作品時,能懂得他的幽默感。 (林振東攝)

紙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何在高成本下,仍要堅持印刷作品?楊德銘認為,攝影集是一件藝術品,除了紙質及印刷技術,如何編排照片亦值得細味,自己亦會參與整個編輯過程,「鋪陳照片的次序,像一齣電影,會為讀者帶來驚喜」,故他認為攝影集仍有出版的價值,而眾籌是出版界一條出路,「讓小眾題材也能生存」。

楊德銘坦言眾籌過程中,最不習慣是宣傳部分。 (林振東攝)

不慣宣傳 盼留空間讓讀者詮釋作品

對於眾籌過程中最困難之處,楊不諱言是宣傳部分。由於眾籌需向公眾解釋創作理念,楊德銘需花大量時間接受訪問及拍攝短片,「攝影人通常較內斂,不太習慣面對鏡頭」。他亦指自己不太喜歡將意念說得太具體,「希望留有一個空間,讓讀者自行詮釋」,惟若說得不夠清晰,又怕難以集資,故內心感到矛盾。

楊德銘邀請三名來自台灣、新加坡及本地攝影評論人為攝影集撰文,分別是雜誌《攝影之聲》創辦人暨主編李威儀、「亞洲隱影攝影師」創辦人李偉業及康文署博物館專家顧問黃啟裕,「在亞洲其他地區,關於警察的攝影作品相對較少,某些地方更不能拍攝警察,期待其他地區的攝影師看我的作品,會有什麼感覺」,楊本想找來內地攝影評論人,惟最後未能成事。

去年本港攝影師陳偉江在書店Kubrick舉辦攝影展《警像》,期間書店受到大量匿名恐嚇,最終陳將展覽腰斬。 (網上圖片)

楊德銘的眾籌網站上,有三個集資目標,若成功籌得18萬元以上,更會舉辦攝影展覽,惟他亦擔心以警察為題辦攝影展會受到阻滯。去年本港攝影師陳偉江在書店Kubrick舉辦攝影展《警像》,期間書店受到大量匿名恐嚇,最終陳將展覽腰斬。楊德銘表示,「香港容許創作自由,不能因自我審查而放棄」,他指會盡量做自己想做的事,「暫時未收到威嚇,若不幸收到,再想辦法」。

 

《Yes Madam, Sorry Ah Sir》攝影集眾籌網站

《Yes Madam, Sorry Ah Sir》攝影集詳情
主題 香港警察
眾籌日期 4月至6月
預計推出日期 9月
照片數量 60至80張
暫定出版數量 1,000本
訂購方式 獨立書店及網上訂購(接受海外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