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菇不要採 「 菇」你真係識食?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天氣酷熱潮濕,近日在山野、路邊、公園等都有人發現,泥土中冒出一堆堆的奇菇異菌。當中有部份雖與常見的食用菇類相似,但其實含有毒性,不知就裡的市民有可能會誤服中毒。環保組織「永續尚源社」正擬舉行「廚餘再造菇 剩食齊分享」計劃,除提倡惜物減廢,也希望透過利用廚餘培植可食用菇,增加參加者對菇類的了解。

成立2年多的「永續尚源社」,過去曾有不少以菇菌為主題的環保活動,今年亦同樣計劃舉行相同活動。參加者以中學生為目標,他們要收集剩食、製作「菇料」種菇,再將種好的完成品派予社區內有需要人士食用。創辦人Jessica指,計劃正待大埔區議員審批撥款,希望青少年認識有機廢物資源之餘,也可透過種植活動有更深入體驗。

參加者要收集剩食製作「菇料」。(「永續尚源社」提供)
待上十數天,就可種出可食用的平菇了。(「永續尚源社」提供)

「市面上賣嘅菇品種,其實十隻手指數得晒……除咗食用菇類,野外菇菌嘅世界又有幾多人知呢?」Jessica指,香港市民對菇菌的認識,可能只流於少部分的食用菇菌,在野外遇上外型奇特的奇菇異菌,會感到很新奇。不過她提醒各位,記緊「路邊的野菇不要採」,「平日食嘅菇都係喺可以控制嘅環境下人工養殖,品質有保證,但如果喺野外,只要有動物經過排泄,菇菌已經不宜食用!」

紅平菇外型獨特,顏色也吸引。(「永續尚源社」提供)
過去的計劃中,也有種植靈芝。(「永續尚源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