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社企餐廳聘更生人士  盼建良好態度助更快重投社會

撰文:周峻峯
出版:更新:

致力為更生人士獲釋後提供就業機會及增加就業能力,懲教署更生事務組定期聯同其他政府部門,及社企為釋囚提供就業互動配對平台,署方因應更生人士職業志向,轉介他們到不同地方工作。其中一間合作的生生社企餐廳,其負責人歐女士表示,過去兩年旗下餐廳共有10名更生人士來餐廳工作,大多表現良好,原以為他們會較難管理及相處,意料之外他們在工作上態度認真,與同事相處融洽。

歐女士表示,更生人士工作中不會輕易耍脾氣,是她意料之外的事。

兩年累積逾十人完成計劃

生生社企餐廳為非牟利慈善機構「生生慈善基金」旗下的社企餐廳,於2016年4月18日開始營運,由「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撥款資助部分費用,同時配合懲教署更生事務處的職業訓練組餐飲培訓課程及勞工處青年就業組,過去兩年已為逾20位弱勢社群及更生人士提供不同的餐飲工作機會。

負責人歐女士表示,丈夫兼基金創辦人歐先生以往與懲教署合作,曾協助更生人士考取車牌謀生,餐廳作為聘請他們工作的一個延續。她認為,更生人士首份工作態度會影響他們之後再就業的情況,每一個人故事都是有特別地方,故要求經理一視同仁去訓練,目前餐廳有約三成職員為弱勢社群及更生人士,截至去年4月累積10多名更生人士分別擔任樓面或廚房的工作。

生生社企餐廳過去兩年已為逾20位弱勢社群及更生人士提供不同的餐飲工作機會。

更生人士大多刻苦耐勞

歐女士表示,更生人士一般都會做至少3個月,完成計劃後因應自己興趣再轉其他工作,樓面或廚房都不是複雜工作,較易上手。她坦言,大部分更生人士共同的優點,大多刻苦耐勞,工作中不會輕易耍脾氣,與同事相處非常融洽,客人溝通和態度不存問題,是她意料之外的事。

她分享其中一個個案指出,更生人士森仔(化名)出獄後在餐廳工作約9個月,由最初擔任侍應,及後對煮食有興趣轉到廚房工作,用心學習漸漸掌握基本技術,離職時已成為初級廚師,亦是計劃第一位的畢業學員,最後更得到家人支持,到外國繼續進修廚藝。她希望大眾消除歧視,接納更生人士,曾犯罪的人並非完全不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