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大灣區】一幅丟空20年的邊境爛地 「香港速度」仍是優勢?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部分「心水清」的讀者已經知道是哪裡。
粵港澳大灣區重視優勢互補、人才流動,香港擁有專業服務、自由市場、完善的法制,可扮演獨特角色。前兩篇主力探討硬件交通、人員往來。今集會再進一步,談粵港兩地具體合作問題。
眾所周知,落馬洲河套區自回歸初期被納入香港範圍後,至今仍是剛剛起步。深圳方面早就邀請過香港在該地一同發展高科技園,但基於港府對河套區發展定位舉棋不定,爭議又多,項目一拖近20年,到近幾年才有點眉目,將發展港深創新科技園。
河套區發展滯後,背後是一個更深層次問題:香港和廣東省城市合作是大勢所趨,但處處小心謹慎的「香港速度」,與講求大幹快上的「內地速度」,發展步伐明顯格格不入。日後大灣區加速發展,粵港進一步合作之時,這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鴻溝。

政策分析──大灣區系列:

【透視大灣區】中港牌炒賣、內地車來港爭議 交通壁壘礙人員流通

【透視大灣區】全面盤點跨境交通便利程度 港人北上難唔難?

深圳政府曾主張 於河套區合作發展高科技園

河套區佔地87公頃,原位於深圳市行政區域。事緣九十年代深圳河有拉直工程,以治理水患,但拉直之後的河套土地到底屬於深圳還是香港,就成為難題。199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1號》,決定以新河中心線作為界線,河套地區納入香港特區範圍。2000年左右工程完成後,新土地擁有權屬深圳,但土地管理權屬香港,受香港法律監管。隨後關於河套區發展方向,建議相當多,包括中醫藥研究中心、高科技園、邊境工業區、落馬洲支線終點站等。

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當初河套區被視為「特區中特區」,既可吸納香港的訊息自由、成熟市場機制,又可匯集深圳相對廉價的人力資源。加上深圳九十年代後期積極發展高科技園,所以當地政府一直邀請香港利用河套新區,與深圳共同發展高科技,可望有協同效應,但港府初時反應冷淡。適逢後來的科網爆破、數碼港事件,港府對資訊科技發展更不熱衷,結果深圳自行發展。

隨後幾年有關河套區的發展定位,香港政府也拿不定主意,一時覺得商貿博覽園好,一時又覺得工業加工區好,一時又說要商業中心加鐵路接駁,發展定位沒有結論,和深圳的土地業權問題又爭拗一輪。政府的諮詢中,亦收到大量意見指發展河套區影響生態,應索性放棄發展。總之最後結果是,政府猶豫不決,連七通一平(即通道路、通食水、通電、平整土地等基本工程)都做不到。

去年1月3日,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右五)於政府總部出席《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創新科技署圖片)

延伸閱讀:新落馬洲河套區大綱草圖刊憲 15%為自然保育區

列入十大建設 又研究幾年終有定位

到2007年施政報告,曾蔭權再次將河套區發展列入十大建設計劃,翌年3月,「深港合作會議」轄下的「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拍板,就如何共同發展河套區展開研究並收集意見。結果顯示,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意產業用途在兩地均獲較多支持,定位終於稍為清晰一點。隨後2014年「河套地區研究」完成,政府於2015年成立創科局,整個河套區總算定調,發展新的創新科技園。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歸科技界。

港深雙方在2017年1月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業權及分工問題暫時解決,港府負責河套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土地平整。同年10月,香港科技園成立附屬公司「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公司」。政府現時計劃是,新的創科園內重點科研合作基地,藉聯繫國內外頂尖企業、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與世界各地優質的研究人才交流和合作。

所以,政府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預留200億發展河套區科技園首期工程,聽起來好像很有決心,但實際上這項目早在2000年代初就應該開始推進,結果拖拖拉拉十多年才上馬,效率可說相當緩慢。

據政府初步計劃,整個落馬洲河套區科技園造價料約750億元。(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延伸閱讀:落馬洲河套區科技園造價料約750億 議員憂未能吸引國際企業進駐

深圳園區相近時期發展 現時全國創科龍頭

相對之下,內地拍板發展科技園區的效率快得多。以深圳南山區的科技園為例,國務院在九十年代初拍板後,該園區於1996年成立,是中國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試點之一。發展至今,園區內已匯集多間國內外科技公司在區內設立辦公室和研發部門,如騰訊、華為等具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巨企。時至今日,深圳在創科領域早已放離香港,是全國創科中心,大型科企都願意在深圳設總部。

說得直白一點,單論發展效率,要是同一片土地交由深圳發展,河套區科技園相信已「起好十世」。雖說河套區有一堆有毒淤泥、工地勘測等問題要處理,但絕對不至於要拖延近20年。

在科網爆破、數碼港一役後,特區政府對於科技發展變得保守,間接拖慢河套區發展進程。(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香港速度vs內地速度 大灣區的「結構性」難題

這並不是說內地發展迅速是萬能,港府發展緩慢就一定錯。現實問題是,香港有自己的制度、工作程序,公務員特性是小心謹慎,啟動新發展區要等環評、深入研究規劃、收集公眾意見、過立法會,程序相當多,涉及中港合作的項目爭議就更多,每有調整都要重新諮詢研究,將出錯機會減至最低。這並非沒有道理,始終發展區影響深遠,更涉及大量公家資源。

至於內地發展,重視的是「大幹快上」,只要政府一定方向就拍板做,工程愈快上馬愈好,細節邊做邊調整,摸著石頭過河,項目的負面消息,也可透過黨政機器盡可能壓下來。所以內地發展相當有效率,但發展過程中或會伴隨不同的爭議聲音,只是爭議之處難以被放大,項目的推進亦會相對順暢。

兩種發展模式,各有好處壞處,兩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當內地和香港要進一步合作發展、甚至走向融合,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和辦事風格下,可以預期必定會出現步伐不一致的問題,河套區的例子正是最好證明。加上中港體制、法律都不同,處理起來會有更多繁瑣細節。

粵港融合,最難的從來不單是硬件上,更為內核的問題是,「香港速度」和「內地速度」,到底能否「有機」接軌?而這種風格上的不同,又會否成為日後不利於大灣區發展的「X-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