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服務隊】急症室衝上雲霄 飛行醫生難忘風雨交加救中風病人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新聞報道:在酷熱天氣警告之下,兩名市民在西貢行山中暑,由政府飛行服務隊救起,送往東區醫院接受治療,現在情況穩定......」
戶外活動可以強身健體,但亦存在一定風險,包括行山者的身體狀況,當時天氣變化等,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隨時發生,所以飛行服務隊醫療課出動搜救的新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以下讓我簡單介紹,政府飛行服務隊醫療課出勤的種種挑戰,以及一次在風雨交加下,飛往南丫島,為懷疑中風病人露天插喉的驚險一幕。
撰文:急症科專科醫生、政府飛行服務隊醫療課高級航空醫官鄭菲蓮

政府飛行服務隊醫療課航空醫官服務在2000年10月正式開始,兩年後有護士加入。現時整個團隊已經有65人。(鄭菲蓮醫生提供)

醫療課團隊有65人 周五六日一及公眾假出動

政府飛行服務隊(GFS)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在上世紀末隨着英軍撤離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於1993年4月投入服務,同時政府飛行服務隊輔助部隊亦告誕生,當中有行政、空勤員支援、行動支援以及醫療課。在醫院管理局急症專科統籌委員會的協調之下,醫院管理局、香港急症科醫學院以及政府飛行服務隊一起合作之下,醫療課的航空醫官服務在2000年10月正式開始。兩年後,醫療課亦加入了護士,直到現時整個團隊已經有65人,在星期五、六、日、一及公眾假期,為廣大市民提供緊急醫療服務,亦實現了我們將急症室帶上天空的信念。

↓↓ 點撃下圖,了解飛行服務隊上山下海的裝備 ↓↓

+3

經嚴格選拔 定期到新加坡作水底逃生訓練

醫療課的隊員最初大部分來自急症科,近年亦有來自不同專科的醫護人員加入,例如深切治療、外科、麻醉科、骨科、耳鼻喉科等。我們在公餘時間當值。要正式成為我們醫療課一份子絕對不容易,除了有強健的體魄,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性格之外,還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及密集式的訓練,才可以正式投入服務。三天的基本訓練包括認識直昇機運作,航空生理學和院前救援應用,還要接受直昇機安全及求生訓練,包括空中吊運訓練和救生衣及充氣艇救生訓練,在正式入隊後還要定期到新加坡接受直昇機水底逃生訓練。

鄭菲蓮是本港6名飛行女醫生之一。(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運送離島偏遠患者 南中國海長程搜救

除了一般大家都熟悉的搜索及救援任務以外,醫療課一個主要工作就是空中救護服務,主要是將離島或偏遠的傷患者轉送市區醫院接受進一步診治。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其實都充滿挑戰性,病人的情況隨時有很大的變化。要在缺乏支援,環境欠佳,瞬間萬變的情況下作出合適的醫療決定及治療,殊非易事。

醫療課另一個鮮為人知的任務就是長程搜索及救援,這個任務主要是協助南中國海的船隻,包括漁船及郵輪,我們要飛行數小時往南中國海去處理受傷的船員或者郵輪上的乘客。

天氣即使不似預期,只要不危及飛行,飛行服務隊(GFS)都要出動救援。(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執勤環境瞬息萬變 不減熱誠

在這20年我們處理過的個案很多元化,亦充滿了挑戰性。離開了熟悉的急症室或者醫院範圍,在戶外,機艙內工作是另一種挑戰。有時我們要單獨執勤,加上醫療、環境安全等都跟醫院有很大的分別。就是因為這個獨特的,充滿了變數及挑戰的工作環境,令我們每一個人都繼續帶着熱誠將急症室帶到天空,繼續義務地為市民服務。

俗稱海豚的EuroCopter EC155 B1,纖小的機頭和向上豎起的機尾,外型活像一隻擺尾海豚,是一款中型直昇機。(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以下是我一個充滿挑戰的任務,跟大家分享一下。

某年夏天,星期一黃昏,外邊正傾盆大雨。6時未到,已是烏天黑地。還有半小時就下班的我,正準備收拾行裝之際,警報突然響起!通知我們有空中救護的任務,是由南丫島診所通知我們,有一位女長者在家裡中風昏厥,經診所護士評估過懷疑中風,要緊急運送出港島東區醫院接受治療。當時的天氣異常差,風雨交加,加上雷暴警告,飛行有一定危險。不過經過機師的評估後,我們都照原定計劃飛往南丫島以護送病人往東區醫院。

天氣惡劣 病人病危 機油隨時消耗下的決定

這個看似簡單的個案,原來暗存洶湧。當到達南丫島的直昇機坪,救護員已經將病人從診所運送出來,但是我們發現病人已陷於完全昏迷及有氣道阻塞的跡象,需要即時處理氣道,才可以安全進行運送。如果天氣良好的話,由南丫島飛往柴灣東區醫院的直昇機坪只需數分鐘,但當時的天氣實在太惡劣,而且從飛行員口中得知,大雨帶即將來到,雷暴警告又生效,極有可能將會行雷閃電,如果擊中的話就會相當危險,加上如果雨勢太大就要暫時停止飛行,這樣,直昇機上的油就會隨着時間一分一秒的消耗,所以我們要盡快決定!

+1

暫緩飛行抑或勇闖雷雨帶?

最保守的是暫緩運送,將病人送回診所,處理好氣道後再召喚直昇機運送轉院,但要待雷雨帶過後才可飛行,會耽誤不少。要不是先將病人送入直昇機起行,在空中運送途中處理病人的氣道,好處當然可以在雷雨帶來到前完成運送,但大風大雨下,在狹窄又搖擺顛簸的機艙內進行插喉,成功率不比中六合彩高出多少。

結果我們選擇了第三路線,即場在直昇機坪替病人插喉,希望在雷雨到達之前的有限時間,盡快將病人的情況穩定,再迅速轉送東區醫院。

在此我嘗試了人生第一次,亦希望是最後一次—在橫風橫雨下露天插喉。在直昇機頭的大燈照耀下,衣衫濕透的我放進了那支「只可一、不可再」的膠氣喉後,自己還未回過神來,同事們已把病人接駁上呼吸機,送上直昇機,準備衝上雲霄。

飛行醫生及護士會拖住沉重的裝備包,出停機坪上機,趕去救援。(張浩維攝)

義務空中救援 有系統訓練是成功因素

或許在一個惡劣天氣,不熟悉環境和沒有足夠支援的情況下完成插喉是帶點運氣,但是團隊的合作無間及平日有系統的訓練,這都是成功要素的重要部分!

感謝機師及空勤同事的努力,在極其惡劣的天氣中,盡快將病人安全送到東區醫院急症室。在這個經驗中,我深深感到這個工作,跟平日在醫院遇到的困難有很多不同,所以,在GFS的義務工作,除了能夠讓我服務大眾之餘,更令我獲益良多。能夠成為這個團隊的其中一個成員,我感到非常驕傲。

醫療課在這二十年,都與時並進,繼續為市民提供更優良的醫療服務。飛行服務隊已開始進行機隊更新,如新直昇機H175 亦將全面投入服務,它配置了全新的呼吸機,去顫機及胸部按壓機,可以讓我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予傷患者。

希望透過上述的簡介,讓廣大市民更加認識我們飛行服務隊輔助部隊醫療課。亦在此衷心感謝各位市民對我們醫療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