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修復.有片】預算案2000萬元撥款 數碼化舊菲林再「首映」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一卷卷菲林成就一齣齣電影,一齣齣電影交織一個時代的文化。香港電影資料館保存逾4,000個電影片目,為加快保存電影孤本和菲林數碼化,今年財政預算案撥款2,000萬元予資料館,於未來五年,數碼化150部至少有半世紀歷史的館藏電影,包括李小龍少年時期的作品《父之過》,料將以數碼電影方式首次呈現銀幕。
資料館會利用撥款,增聘人手、購置電腦數碼儲存裝置,但由於人手有限,資料館會將菲林數碼化過程外判予有經驗的修復實驗室。

菲林修復員將菲林一側固定後,就緩緩移動滾輪,仔細地憑肉眼檢查膠片,尋找瑕疵。(高仲明攝)

電影修復系列報道

【有片】預算案2000萬元撥款 數碼化半世紀菲林再「首映」

【有片】重燃菲林生命 電影修復員巧手重塑時代光影

修復三部曲 重現經典

電影歷史跨越一個世紀,記載一代人生活文化,但隨着歲月洗禮,菲林褪色,逾半世紀的影像亦要從膠卷「跳入」電腦,將其數碼化及修復。電影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修復)勞啟明介紹,要修復一齣電影,至少需經三部曲。當資料館收電影菲林後,菲林技術員和實驗室技術員會一絲不苟檢查菲林的完整性,如發現有污漬、駁口很弱、崩邊等狀況,就會一一修補。修補後,技術員會將菲林放到數碼化機器上,變為和影像和音訊檔案。

數碼化後,技術員再後期加工,包括去除花痕、除震、除閃、調光和調聲。勞啟明強調,修復電影的目的是盡量保存電影原貌,因此,不會故意美化影像,務求令電影畫質如近年拍攝一樣。

菲林技術員專心致志地檢查着舊菲林的損耗痕跡。(高仲明攝)

簡單步驟 耗時整年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三個步驟看似簡單,但隨時花上一年時間。

勞啟明解釋,前期的修補工作較困難,例如狀態欠佳的菲林會有很多地方破損或斷了,要逐個修補破損;如果遇到狀況更差的電影,底片黏結了,就要利用溶劑,需要很多時間,慢慢分開,以防破壞底片。不過,難解決的問題往往最隱閉,他說有菲林是缺本,黏性很強,若實在未能修復,他們只好放棄:「我們會把黏住的菲林跳過,救得幾多得幾多。」

勞啟明認為舊電影紀錄了香港的歷史與文化,盼能保存予下一代。(高仲明攝)

上輩子的光影,這代人再也感受不到,修復意義何在?

勞啟明認為是傳承:「舊電影記錄了香港的文化、歷史、電影藝術,研究舊電影對於香港的歷史文化藝術很有意義,我們的下一代未見過我們香港以前的舊物、以前的生活方或,甚至以往的粵語用詞,如果我們保存了舊電影給我下一代,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讓他們更了解香港。」

修補好的菲林通過一台掃描機,預備數碼化。(高仲明攝)

五年數碼化150部電影 日後可公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2,000萬元予電影資料館,計劃於未來五年,挑選150部館藏電影,將菲林掃瞄後轉換成數碼電影,預計每年完成30部影片。

資料館會優先將館藏的孤本拷貝或菲林狀況欠佳的影片數碼化,包括新馬師曾與白雪仙擔演的歌唱片《兩個歌王》(1952),梁醒波與吳楚帆合作的喜劇《馬票狂》(1952),李小龍少年時期的作品《父之過》(1953),陳寶珠與蕭芳芳合演的武俠片《玉面閻羅》(1965),曹達華與夏萍演出的偵探片《勇特務大戰神秘黨》(1966) 等多部五六十年代電影均在考慮之列,資料館會因應最新搜集回來的電影菲林狀況,適時調整數碼化的名單。

勞啟明補充,撥款除了用來增聘人手外,亦會購置電腦數碼儲存裝置,但由於資料館人手有限,菲林數碼化過程料於外判予有經驗的修復實驗室。至於數碼化後的電影,資料館未來會我們會安排不同電影節目,將一些大部份市民未曾觀看的電影重現銀幕,以另一載體「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