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1989年後內地經濟起飛 李立峯:不能合理化武力鎮壓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下周二(4日)是六四事件30周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指,過去五年,紀念六四受到兩方挑戰,包括不少年輕人開始覺得六四事件距離遙遠,重新思考六四對香港未來的意義;隨著中央過去十多年提升介入香港事務,近兩三年,在六四問題上開始較多出現親政府的聲音。他認為,無論中國的經濟在八九民運之後發展如何,都不可能回頭去合理化武力鎮壓,歷史真相仍須傳承。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指,過去五年,紀念六四受到挑戰,但歷史真相仍須傳承。(資料圖片)

六四集會象徵道德堅持 「香港人是中國良心」

李立峯在《香港家書》指,香港回歸後,本地社會以至全世界都關心香港1989年後能否仍然享有言論和集會的自由,特別關注六四集會可否繼續進行,故紀念六四成為一種道德堅持的象徵,亦成為香港社會有別於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指標。他指,記得六四二十周年的時候,有些評論甚至指出,在六四問題上面,香港人是中國的良心。

不過,過去五年左右,香港的六四紀念受到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不少年輕人開始覺得六四距離遙遠,期後他們通過2014年的雨傘運動,有了對自己世代而言最重要的政治經驗,不少年輕人從雨傘運動的經驗出發,重新思考六四對香港未來的意義。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大陸國力上升,再加上中央政府過去十多年對香港事務的介入提升,就算於六四這個問題上,一些親政府的聲音,近兩三年都開始較多出現。

李立峯指,無論香港下一代會不會繼續大規模紀念六四,社會至少要將歷史承傳下去。他指,任何大型社會運動,必然有複雜的前因後果,但無論甚麼是前因或者後果,例如無論中國的經濟在八九民運之後發展如何,都不可能回頭去合理化武力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