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年收2萬元到開公司派花紅 內蒙遊牧民族翻身成生態旅遊生意人

撰文:李家偉
出版:更新:

騎著白馬鞭撻牲畜,腰掛箭弦,在黃土上策馬奔騰。不少人對遊牧民族有著刻板印象,然而今天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大多卻早已「轉行」成為了生態導遊。
在中國的北方,不少內蒙古牧民在政府的政策下,已漸漸走出泥屋、蒙古包,住進洋房。而騎乘的也不再是馬背,卻是吃柴油的越野電單車;換季就搬家、因地制宜的生活,早已不再存在。
生態旅遊近年備受追捧,多少城市人翻山越嶺,渴望看見未被都市摧殘的原始風景;而內蒙古亦漸漸成為生態旅遊的熱點。不少牧民為遊客提供旅遊服務,滿足他們遊牧民族想像,牧民晃眼已成為了生意人。
生活富裕了,但牧民卻認為以前的生活更簡單快樂。但問到他更喜愛哪一種生活,他僅道:「各有各好」。

道圖嘎查牧民新村佔地500畝,位於已修復成綠洲的前沙漠帶中。前方的是住民、營商店面,後方是殖養棚。(張浩維攝)
+3

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負責治沙的億利集團建設了多個牧民新村,讓散落各地的牧民聚在一起;斯仁巴布及其家人就是其中之一。小時候斯仁巴布曾經住過蒙古包,而現時居住的家的後園,亦駐紮了一個蒙古包;但裡面住的不是家人,卻是遊客,他與家人早已搬入洋房居住,經營起生態旅遊的事業。在這年代,很多牧民已離開了遊牧生活,住進混凝土裡去。

18年前因政府禁止放牧 牧民轉居城鎮

為何牧民會離開蒙古包聚居於此,一切要追溯到18年前。當地政府認為,氣候乾旱和過度開墾放牧是導致荒漠化的主因,而為了改善問題,政府在2001年起推出多項政策,包括生態移民、禁止放牧等等。散落各地的牧民,因而逐漸移到城鎮或聚居地內;依賴該片土地生活的遊牧民族,生活上也漸漸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搬入新村後,斯仁巴布與其他牧民的生活都出現轉變;圖為斯仁巴布與一眾參觀學生解說現況。(張浩維攝)

2006年牧民年收入只有2至3萬元人民幣

今年42歲、蒙古族的斯仁巴布,本來亦是在馬背上生活的牧民;他亦曾經歷依靠放養羊、牛、駱駝及種植甘草維生的日子,過去更與另外35戶牧民瓜分逾1,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在風沙中生活。他提到,在2006年前年收入也只有約2至3萬元人民幣,當時的生活水平,他稱能食飽、穿好已足夠。

每個人的人生總有個分水嶺,而斯仁巴布的分水嶺也許就落在2006年。當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連同他在內的36戶牧民,由蒙古包或僅有約400呎且無水無電的泥屋,一同搬入道圖嘎查牧民新村,每戶都獲派入住面積達1,100呎的村屋;遊牧民族因而有已建好水電基礎設施的棲息處,也讓本來的沙漠得以休養生息。

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作為馬背上的民族,當然不習慣安坐洋房的生活。他說:「當時也接受不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該做甚麼(工作)。」慶幸居住地有提供養殖棚及種植棚,斯仁巴布仍可以靠畜牧維生,但他不甘於止步於此。

斯仁巴布後來掌握了營運生態旅遊的方式,走上了成為生意人的道路。(張浩維攝)
+9

用近4年時間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生態旅遊

21世代初生態旅遊剛剛起步,內蒙古亦有人開始營辦生態旅遊生意。當時的斯仁巴布雖然興致勃勃,但牧民出身的他並無任何經驗,於是用近四年時間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慢慢發現生態旅遊有利可圖。他終於在2009年與朋友集資開始搞生意,按照學到的經營方式,為慕名而來的旅客提供滑沙、沙漠越野車、騎駱駝等等的體驗,意外地賺到了第一桶金。

全村36人集資成立生態旅遊公司

賺到錢,斯仁巴布的想法亦變得更進取。他提到,自從村內的人看到他賺到錢,亦有興趣分一杯羹。而最後村內的36戶人,就在去年四月自行集資成立了一間生態旅遊公司。被問到生意如何?他卻笑說難以透露,但就指公司賺到錢之餘,亦可以分紅;衣食可說是無憂了。現時的他,已由策馬奔騰的牧民蛻變成一個生意人。

愈來愈多人跑到內蒙古旅遊,感受遊牧民族的文化;短短11年,當地的旅遊經濟收益竟相差逾十倍。(張浩維攝)

內蒙古旅遊總收入11年內增11倍

據《內蒙古統計年鑒2018》,服務業這類第三產業,在2000年只佔內蒙古產業不足四成,然而到2017年,內蒙古的生產總值有一半已是來自第三產業。在2006年,內蒙古的旅遊業收入達280億元人民幣;但截至2017年,蒙古的旅遊總收入卻已高達3440億元人民幣,11年的經濟收益竟相差逾十倍。

內蒙古旅遊業興旺,斯仁巴布成為了受惠者之一。雖然生活質素改善了,但皮膚下那遊牧民族基因卻不時作動;生活富裕了,煩惱亦相應增加,自然回想起簡單樸素的日子。「那時候(遊牧)生活方式自在單純,有那時候的樂趣…現在思想多了,吃飽穿好還想要做好,希望生意做得更大。」他沒有回應哪一種生活方式更好,只道兩種生活各有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