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建公屋 民建聯「成功爭取」?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反修例風暴未止息之際,民建聯昨日(11日)賣報章頭版廣告兼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業主的閒置土地,大量興建公營房屋「突破困局」,達到公屋三年上樓政策目標。坊間亦傳政府有意接納建議,讓民建聯「成功爭取」。
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閒置農地、棕地的倡議,並非民建聯「首創」,多年來已有不少民間團體、政黨極力爭取,例如民主黨早在6年前已提出;然而,建制派對此卻有大有保留,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去年更撰文反對,政府亦斬釘截鐵表明拒絕。若政府痛定思痛,願啟動《收回土地條例》打破房屋困局,固然是好事,但政黨的昨非今是、忽然民生,還要擺出一派「成功爭取」的姿態,實在突兀的令人失笑。

▼反修例風暴▼

+66

法例「尚方寶劍」 賦權政府收地

香港法例第124章《收回土地條例》,可說是政府土地政策的「尚方寶劍」,當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須收回任何土地作公共用途時,容許行政長官命令收回該土地,並予以補償。過往,特區政府亦曾動用此例,較多是收地作修橋築路等基建項目。

現時四大發展商坐擁約一千公頃農地,不少組織多年來都提出以《收回土地條例》,回收私人土地建公營房屋。早在2013年,民主黨已促請政府動用此例,收回土地整合發展。而《香港01》及多個關注土地問題的民間團體如本土研究社等,在早前的土地大辯論過程中都不斷重複此論點。不過,政府對此向來持負面態度。

特首林鄭月娥和其他官員回應相關提問時,一般都表示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回惹來私人業主反彈,「會導致司法覆核,拖慢發展」云云。但去年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向發展局查詢相關司法覆核的數字,發現由199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土地業權人因政府引用該條例收回其私人土地而提出的司法覆核個案只有8宗,且無勝訴個案,拖得最長時間的個案也持續不超過一年。因此社會廣泛質疑政府不是無能力引用條例收地,而是不敢「得罪人」。

林鄭過往抗拒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私人閒置農地。(資料圖片)

拒動用條例收私人農地 政府、建制藉口多多

林鄭前年上任後,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對於新界私人農地,政府當時已有明顯官方立場,傾向公私營合作發展,而非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在小組2017年12月19日會議,政府交給小組的討論文件,亦花大篇幅探討公私合營細節;對於直接收回土地,卻僅寥寥數段,指要審視「公共用途」和法律風險。陳克勤去年5月,仍然撰文表示「強制收回土地難免導致冗長的法律程序,市民上樓遙遙無期,最終得不償失」。

然而,政府一直未能拆解公私合營可能導致的官商勾結指控,因這很容易將土地發展主導權交予地產商,倒頭來變成地產商的「肥豬肉」,幫不到最有需要的市民。

結果去年小組報告未出爐之際,林鄭已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截糊,容許地產商以「公私合營」方式申請改劃農地發展,預計本年中公布細節,下半年接受申請,等同把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的建議打入冷宮。只是《逃犯條例》一役重創政府管治威信,政府在6月底決定押後公私合營計劃。

▼土地大辯論結果懶人包▼

+5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但有更大矛盾待解

但發展到近日,事情大幅度變化。民建聯昨日提出的建議,正正是當日建制派和政府反對的事,主席李慧琼為「打倒昨日的我」辯解,指動用《收回土地條例》縱然有可能引致司法覆核,但「唔能夠因為驚而唔做」。一年前仍然反對的陳克勤,昨日也在報章刊登文章,支持收回土地建公屋。現時坊間甚至盛傳,政府是刻意「交波」予民建聯「成功爭取」。

短時間內風向突然大轉,配合近日的政治狀況,自然令人猜測政府「唔見棺材唔流眼淚」,見示威愈演愈烈,才急急把過去因種種利益糾結而「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的措施推出來,既紓民憤,順道在年底區議會選舉前幫建制派一把。

當然遲到好過無到,如果政府真的「從善如流」改善以往問題,原則上也值得支持。不過政治風暴發展到今日,有些問題早已超越房屋民生範疇。

反修例風暴示威未息,多次出現縱火事件。(盧翊銘攝)

中港矛盾未解 市民憂民生政策「no stake」

因為現時所討論的「房屋問題」,已超越了「房屋問題」本身。在部分人眼中,增加各種社會福利,得益最大的只是新移民,因為從統計上,新移民學歷、收入等偏低,不少都是基層、草根階層,對社會福利的需求亦較高。這種觀感未必完全正確,但的確是討論社會民生政策時,無法迴避的矛盾所在。

這個矛盾的產生,某程度上又是林鄭月娥的「傑作」。她在上屆政府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曾領導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在2015年發表的報告中,表明內地新移民在未來數十年,都是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但如何處理這些人口引伸出來的社會資源負擔,報告交不出答案,只是極官腔地指「完全不認同」要主動審批和削減單程證,認為這「不但漠視家庭團聚的需要,對新來港人士亦極不公平」。

明明知道新移民將成香港人口增長主要來源,但政府卻對社會資源如何配合交出白卷,令這個矛盾不斷尖銳化。如今每年流感高峰,部份人會抱怨新移民迫爆公立醫院,也不願意引入海外醫生服務新移民;一談公屋,市民也會聯想到「我又無份上樓」,只是令新移民得益;一提社會福利,市民也會想到「不關我事,反正我no stake」。

這些觀感,未必正確、甚至帶有嚴重的歧視色彩,但客觀現實是,社會現時面對的既有經濟民生的問題,也有背後的中港矛盾問題。若要化解社會怨氣,除了拿出有力的土地、房屋政策外,如何面對中港矛盾,是政府避不了的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