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攝影大師Ed van der Elsken相展 重現60年代舊香港眾生相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在紛擾的時刻,回望東方之珠前塵往事,總令人懷緬。這個小漁港於5、60年代,仍充滿殖民地色彩,當時被譽為荷蘭國寶級攝影師Ed van der Elsken曾到訪香港,以鏡頭紀錄被形容為「最美麗的漁港」的眾生相:路旁擺賣的婦女、仍然沿海岸線行走的電車、昔日的卜公碼頭等。這批超過130張的舊相片正於本港展出,透過泛黃的相紙可見到當年基層生活狀況。
策展人蘇彰德指,Ed曾稱希望認識的香港能維持原有面貌走下去,同時思考香港的發展能夠成為中國參考的模式,「係過去幾個月發生咁多事,提出呢一點大家應該思考一下,Ed對於香港未來提出的想法。」

+7

Ed van der Elsken(埃德·凡德·埃爾斯肯)被譽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荷蘭國寶級攝影師,他以街頭攝影聞名於世,以互動元素捕捉被拍攝者的神態,當時被視為前衛風格。Ed曾經於1959年至1960年期間進行環球之旅,當時曾兩度到訪香港,並以鏡頭攝錄基層市民的生活。不過Ed其後未有即時處理該輯相片,反而於1989年、確診自己身患絕症之時,才將塵封的底片沖灑,令該輯珍貴照片能夠重見天日。

Ed當時走遍香港各區,將路旁報販、馬場內觀眾,甚至一家人共膳等熟悉場面,全部紀錄在他的M2徠卡相機內。透過這輯相片,大家亦可以懷緬消逝的舊建築,如虎豹別墅、卜公碼頭等。

親手寫下圖片說明 真人英語導航

Ed當年親自為多張相片配上圖片說明,寫下他對香港的想法及觀感。而今次展覽亦以聲音導賞的方式呈現觀眾眼前,更邀得「蕭叔叔」以其英式英文配音,活現當年香港。除展出超過130張相片,展覽內配以長約20分鐘、由3段短片組成的片段,包括著名電影《蘇施黃的世界》等,展示出舊香港情懷。

+4

展覽內特別標示一句由Ed出版相冊時,對香港前途的寄語:「讓我們一起寄望1997年回歸中國後,自由的香港人可為堅執的巨人帶來一些轉變。」

回望本港近月來的社會紛爭,當年的寄語讓人百感交雜。策展人、F11攝影博物館創辦人及總監蘇彰德坦言,展覽早於一年前開始策劃,未料如今卻貼切近日社會狀況。他提及Ed曾稱希望認識的香港能維持原有面貌走下去,同時思考香港的發展能夠成為中國參考的模式,「係過去幾個月發生咁多事,提出呢一點,大家應該思考一下Ed對於香港未來提出的想法。」

let us hope that after 1997, the free people of Hong Kong will be of some influence in chang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olossus China that is swallow it. Who knows whether tiny Hong Kong, its people used to freedom, to individualism, will start an avalanche of liberalis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 van der Elsken

蘇彰德續稱,Ed的鏡頭下呈現出一個「無化妝的香港」,而當年的香港同樣充斥不少社會問題,如房屋、貧窮等,「但好多張相,無論小朋友或大人都有開心天真的笑容。」他稱,展覽有幸獲得Ed的遺孀的支持,更邀請到多位學者舉辦講座,希望入場的參觀者能夠全面認識香港歷史,反思社會狀況,同時可以重拾當年無憂無慮的快樂,「當時仲會一家人圍埋吃飯,今時今日已經好少見到。」

+5

展覽日期:10月3日起至明年2月28日

地點:F11 攝影博物館
香港跑馬地毓秀街11 號

開放時間:下午2時至7時
逢星期二至星期六
(公眾假期休息)

票價:成人100元
學生及65歲以上長者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