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房屋】廣東院舍試驗計劃五周年 安老院倡開放醫療政策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應對人口老化問題,「居家安老」頻被政府官員掛在嘴邊;惟面對樓價高企、護理支援不足的問題,現實情況卻與政策願景背道而馳。
位於鹽田的復康會頤康院,距離本港市中心僅約一個多小時車程;走進偌大的院舍範圍,不乏本港長者的身影,年逾八十歲的楊婆婆便屬其一。四年前老伴去世,家中獨女舉家移民澳洲,坦言不願意孤身留港。輾轉下入住深圳頤康院,不時與院友一起耕種、聊天;於她而言,安老意義在於有伴可依,「開心過係屋企。」
頤康院院長莫思傑指出,港府若有意推動北上養老,有必要更為開放醫療政策,以解決過境醫療及長者醫療卷等問題。

由復康會營運的頤康院位於鹽田。(歐嘉樂攝)

頤康院的平台一角的小花園,猶如楊婆婆的小天地。年逾九旬的她輕快地走在濕滑的花園中,穿梭於各種植物中,一手提著藤籃,一手拿著剛摘下的蕃茄、紫蘇葉,「全部都係自己落種子,依家落雨收成唔好,平時好多蕃茄。」楊婆婆平日最愛與院友們到花園打理農務,隔日便會到來澆水,收成後社工又會將成果製作各款菜式,「我呢度有好多朋友,開心過係屋企。」

楊婆婆以往家住黃埔花園,惟隨著年華老去,越感孤單,「日日望啲孫放學、等啲女放工,每日係度等佢哋翻來。」家中獨女其後帶同兩個子女移民澳洲,加上老伴更於四年前去世,楊婆婆形容當時自己「無所事事」。輾轉間,她獲悉復康會在內地鹽田營運的頤康院,初到埗便對環境、空氣等感到十分滿意,「香港(地方)好窄,行路都要打側個身。」未幾更決定長居下來,她指於院舍內結交不少好友,閒時與其他院友聊天、到花園種植,「依度係我嘅家。」

楊婆婆坦言入住院舍後較在港生活開心。(歐嘉樂攝)

院長:內地院舍資素較香港好

頤康院院長莫思傑指出,現時共有約306位長者入住頤康院,當中近六成為來自香港的長者。她指相對於香港的護老院,頤康院的空間、環境及醫療團隊都較為優勝,她解釋,頤康院有3名駐院醫生、18名駐院護士,以及其他護理員,整個醫療及護理團隊超過90人;此外院舍內亦有多名社工,閒時會帶同院友外出飲茶、購物,甚至組織治療性小組,關顧院友心靈上的需要,「以一個合理價錢,質素會優勝過香港同等的(院舍)。」

現時頤康院參與香港政府的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加上近年港人到內地安老的人數有所增加,莫思傑指隨著大灣區的配套漸為成熟,相信北上養老將成大趨勢。她續稱,內地政府近年大力發展養老政策,從金錢資助、開放政策,甚至撥出土地供非政府機構建設安老院,「香港都唔一定無改變,但內地暫時土地資源都會比香港大。」

建議開放醫療政策 擴大應用醫療券

她認為港府若有意推動北上養老,有必要更為開放醫療政策,以解決過境醫療及長者醫療卷等問題。她指出,現時不少港人院友每隔數個月便需要到港覆診取藥,建議容許部分合資格的,如二甲、三甲等達一定醫療水平的內地公立醫院提供覆診服務,便無需要長者奔波勞碌。此外,她又提到長者醫療券,現時於內地只適用於港大深圳醫院,認為可擴大適用的醫療機構,以配合北上養老的政策。

至於不少發展商近年積極開拓養老產業,以高質素的長者房屋配以醫療設備,莫思傑認為兩者的市場有所不同,當中私營長者屋針對意職機能較好的長者,「可能是剛剛退休,仍有自理能力;」而如頤康院般的院舍服務則主要滿足長者的安老護理需要,認為兩者於市場發展能相輔相承。

頤康院院長莫思傑。(歐嘉樂攝)

社會福利署自2014年起推出「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已申請或於中央輪候冊上、正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宿位的合資格長者,可自願選擇入住兩間由本港非政府機構於廣東營運的安老院,包括香港復康會的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伸手助人協會的香港賽馬會伸手助人肇慶護老頤養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