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入境處參考過時市場數據 招標估算屢出錯差額達六成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審計署今日(11月27日)發表審計報告,指入境事務處在貨品及服務採購工作方面出現問題,例如以過時的市場研究數據作招標估算。而處方最終批出的合約中,經常出現與招標前估算差額甚大的情況,幅度可達六成。

2017年項目 參考2014年市場研究

審計署審查了2014/15至2018/19年度的招標項目清單,發現在批出的16份合約中,有14份的價格低於相關項目的招標前估算。其中有5個招標項目的招標前估算與合約價格之間出現重大差額,由31%至60%不等,所以有關估算未能作為評估投標價是否公道合理的有用參考。

其中,2017年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的招標工作中,審計署發現入境處在作出招標前估算時,僅參考2014年10 月的市場研究數據,以及若干供應商在2016年8月所提供主要系統組件的最近期價格;至於在新一代電子護照系統的招標工作中,入境處進行2017年的市場研究時,並沒有向供應商跟進,以獲取所需的經常維修保養價格資訊。

另外,入境處於2004及2005年獲批撥款,在深圳灣管制站和落馬洲支線管制站裝設電腦系統。當時就有關自動化旅客出入境檢查系統,處方收到3份標書,其中2份符合要求。當時處方認為其中一個投標者綜合得分較佳,但索價高於招標前估算,協商後對方索價仍偏高。當時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啟用日期臨近,入境處最終獲准取消招標,改為要求現有承辦商提供服務。

批入境處採購競爭程度有限

審計署指出,在財政和時間均有限制下,更佳做法應是一開始就與現有承辦商設定最高備考價,作為供內部參考的價格上限,以便日後在最合適的標書索價高於最高備考價時,可立即取消招標。

此外,報告認為入境處供內部使用的採購指引上,有不少可改善之處,例如市場研究工作不足、以報價方式採購時經常只收到很少標書,競爭程度有限等。政府回應指,整體上同意審計署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