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三年 市建局推嘉咸市集手機App 助用戶遙距訂貨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市建局於2008年宣布嘉咸街/卑利街的重建項目,部分位於嘉咸街一帶的攤擋結業,而市建局將其中10戶商店安置到新建的鮮貨零售中心「嘉咸市集」。
有在內營運的商戶稱,隨著重建工程啟動,嘉咸街人流較以往下跌,現時主要靠熟客生意。為提升人流,市建局推出「H18」應用程式,用戶可透過程式聯繫商戶,方便訂購食材;為應對即將進駐的食肆,亦可遙距領取籌號。

「嘉咸市集」位於重建項目的地盤B,共有10戶原於嘉咸街售賣鮮貨的商戶遷進。(張嘉敏攝)

「嘉咸市集」於2016年開始營運,位於重建項目的地盤B,共有10戶原於嘉咸街售賣鮮貨的商戶遷進,包括肉檔、菜檔和海鮮檔等濕貨檔口。

用戶可遙距取排隊籌號

為向外推廣市集及應對即將於2020年初開業的My Central零售空間,市建局於12月16日推出「H18」手機應用程式。程式內以各款食材作為標籤,用戶只需要點選所需食材,便可連結到相關的商戶,甚至可訂購食材。因應即將有食肆進駐,用戶亦可在程式上遙距取得排隊籌號,並會以訊息通知餐廳內的輪候情況。此外,手機應用程式亦提供互動平台,讓已登記的用戶上載自創的食譜。而「嘉咸‧故事」的欄目亦會介紹原有市集的歷史演變,配上昔日照片及商戶分享,令公眾更認識嘉咸街。

「嘉咸市集」於2016年開始營運。(張嘉敏攝)
陳嘉寶為菜檔的第三代傳人。(張嘉敏攝)

商戶轉型透過手機落單

陳嘉寶為菜檔的第三代傳人,其家族於嘉咸街擺檔超過100年。他稱中環區內客源廣,顧客種類由區內街坊、離島區客戶,到餐廳批發均涵蓋其中。不過,自從2016年重建項目推展後,嘉咸街的人流減少兩至三成。他漸將業務轉型,從電話訂貨,到引入外地蔬菜,坦言現時近九成的收入來自批發。

莫小姐(圖右)於嘉咸街營運凍肉店,郭太太(圖左)營運魚檔多年。(張嘉敏攝)

莫小姐於嘉咸街營運凍肉店,其店鋪創立於30年代,從初時僅售糧油雜貨,到現時提供多元化的凍肉食材。於區內營運多年,她亦憶述過往嘉咸街非常熱鬧,「五點就逼滿人」,惟推展重建後人流變得稀疏。店鋪現時亦有提供電話訂貨,不過多以熟客為主,她希望透過應用程式或其他宣傳活動吸引更多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