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晚期肺癌 臨床試驗證技術安全可行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新症逾4,000宗,當中超過八成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個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聯同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進行一項臨床試驗,從12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體內抽取「T細胞」,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進行修改,再將修改了的T細胞輸回患者體內,結果患者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出現「脫靶效應」的頻率只有0.05%,並不常見,有關結果確定以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是可行及安全。
不少人聽到基因編輯或會聯想起內地科學家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認為,以基因編輯治病與上次事件不同,上次事件編輯了一個人的生殖細胞,影響可以遺傳到下一代。

莫樹錦教授聯同四川大學進行一項臨床試驗,發現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晚期肺癌,技術安全可行。(資料圖片/龔嘉盛攝)

莫樹錦稱,現時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是以「antiPD-1」為抑制劑藥物的一種免疫治療。人類免疫系統的T細胞表面有一種叫PD-1的蛋白,當它與癌細胞的PD-L1結合,腫瘤就能夠避過免疫系統的攻擊。而「antiPD-1」抑制劑的作用就是令PD-1蛋白與PD-L1不能結合,讓免疫系統繼續發揮作用,殺滅癌細胞。而他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胸部腫瘤科盧鈾教授的研究亦嘗試利用CRISPR技術編輯T細胞,令PD-1不能在T細胞上運作。

研究團隊在2016至2018年間,招募22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參與研究,患者們都曾試過多線的治療方案,但成效不佳,而最終22人中只有12人接受治療。研究人員先從患者身體抽取T細胞,以CRISPR技術編輯T細胞後再輸回患者身體,讓其於體內發揮作用,作為免疫治療。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新症逾4,000宗。(資料圖片)

研究發現,12人中無一人出現嚴重或致命的不良反應,而出現「脫靶效應」的頻率只有0.05%,並不常見。「脫靶效應」是指除了目標基因本身,其他基因組都同時發生了無法預期的變異,可能對人體有害。團隊認為,有關結果確定以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是可行及安全。

團隊續指,由於是次研究目的是測試基因編輯技術的安全及可行性,而非分析其療效;而且大多數病人的病情已屆晚期,因此在療效方面可提供的參考材料有限。不過,12人中,治療反應最好的一位55歲婦人在接受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無惡化期長達一年半時間(75星期)。

盧煜明教授認為,以基因編輯治病與「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不同。(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盧鈾認為,利用基因編輯的細胞治療技術有極大潛力成為未來肺癌治療的新方向,要改進基因編輯治療的成效,就要盡早為病人開始治療,確保他們的T細胞處於健康狀態。這是全球首個利用人體基因編輯技術作為晚期肺癌治療方案的第1期臨床試驗,相關研究結果已在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

中大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及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盧煜明教授認為,「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編輯了一個人的生殖細胞,若該嬰兒長大後生育,影響可以遺傳到下一代。至於以基因編輯治病與上次事件不同,全球都有把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不同地方,例如治療癌症及遺傳病,最重要是先證明基因編輯技術是有效及安性,亦需視乎實際可行性及價格問題,若做到是醫學上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