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港大為染疫倉鼠「戴口罩」 袁國勇:病毒傳播跌至16%

撰文:陳倩婷 鄒文妮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最新一項研究,利用倉鼠模型模擬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者與無染病者的非接觸性傳播,以試驗外科口罩能否降低病毒傳播率。
結果顯示,染病倉鼠和健康倉鼠被放在空氣可流通的兩個相連籠子時,無病毒的倉鼠被感染率為66.7%,不過若在染病倉鼠的籠外加上外科口罩分隔,健康倉鼠被感染率即大跌至16.7%。
團隊成員之一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研究提供了首個科學證據證明外科口罩可阻隔病毒、減低傳播率,亦推翻海外專家提倡的「口罩無用論」,提醒市民於室內有冷氣地方應盡可能戴口罩。研究結果於國際科學期刊《臨床傳染病》發表。

研究團隊認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可透過飛沫或空會中的飛沫核傳播,研究反映佩戴外科口罩有效減低非接觸傳播,即使染病者的臨床病徵亦較輕微。研究結果於國際科學期刊《臨床傳染病》發表。(盧翊銘攝)

港大微生物學系於今次研究利用約50隻金黃敘利亞倉鼠,團隊將已經接受攻毒實驗、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倉鼠和無接受攻毒實驗的倉鼠,分別放進封閉格內的兩個籠子,兩籠之間由有孔隔板隔開,並設風扇,單向氣流可從染病倉鼠的籠子經隔板進入另一籠子。

「無罩倉鼠」每3隻有2隻被傳染   戴口罩即跌至每6隻僅1隻染疫

結果發現,若兩籠之間不設口罩阻隔,無帶病毒倉鼠的感染率為66.7%,即每三隻就有兩隻被傳染;若將外科口罩放在染病倉鼠的籠外,即模擬帶病毒者戴上口罩,健康倉鼠受感染比率即大跌至16.7%;而若外科口罩放在健康倉鼠籠外,模擬健康人士戴口罩、但帶病毒者不戴口罩的話,健康倉鼠受感染率則略提升至33.3%。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研究首次提供科學證據證明外科口罩有效阻隔病毒,亦證明早前有海外專家聲稱口罩無用、洗手才有效的說法錯誤。他解釋,戴上口罩可提供持續的保護,減少人們觸碰自己眼口鼻的機會,並同時保護其他人,但洗手只能帶來「一剎那的保護」,洗手後下一刻或再被污染,單靠保持手衛生未必足夠。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有戴口罩」而受感染的倉鼠  病毒量低約10倍、臨床表徵較輕微

研究亦對比兩組倉鼠染病的病徵及病毒量,發現被注入新冠病毒的倉鼠病情較嚴重,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透露,有口罩阻隔下染病的倉鼠,體內病毒量較被注入病毒的倉鼠低約10倍,估計其染病的日期亦較遲。

病徵方面,陳福和稱接受攻毒實驗的倉鼠有氣促、不太郁動、毛豎起及全身捲縮等表徵,而有口罩阻隔下染病的倉鼠,活動能力較佳,亦未必有氣促,反映佩戴口罩染疫者的症狀會較輕微。

袁國勇及團隊最新研究推翻海外的「口罩無用」論,證明外科口罩助阻隔病毒,減低傳播率。(盧翊銘攝)

病毒難在炎夏存活?袁國勇:市民會走入冷氣地方 理論非絕對

袁國勇提到,受資源限制,實驗並未測試若兩邊籠子同時加上口罩的效果,相信效果將「好犀利」,與港人近乎全民口罩,令本地感染個案得以維持在低水平的效果類同。

不過本港步入炎夏,連日氣溫均逾攝氏30度,袁國勇表示,微生物學系人員較早前曾在早上繁忙時段用肉眼「數人頭」,估算市面約97%人有戴口罩,但受天氣影響,他估計目前戴口罩比率跌至低於九成。他續指,雖然病毒在高溫存活時間較短,紫外光亦或有助消滅病毒,但他認為市民會因炎熱而走入有冷氣的密閉空間,上述條件已不適用。袁國勇稱明白人們在街上未必會想戴口罩,但他提醒市民應盡量與他人保持距離,入到室外、有冷氣地方則應戴上口罩。

至於哪些材質的口罩較有效,袁國勇認為不論布口罩還是外科口罩,「有點都好過無,係肯定嘅」,他稱外科口罩一旦被汗沾濕或影響效用,相較之下布口罩可能影響較輕。他又稱政府的銅芯抗疫口罩可洗60次,對未能負擔大量外科口罩的人而言有幫助。

團隊將帶新冠病毒的倉鼠與無染病倉鼠放在兩個相連的籠子,配合單向氣流,試驗外科口罩的效用。(盧翊銘攝)
陳福和透露,在有口罩阻隔下染病的倉鼠,病徵較輕徵,體內病毒量亦較接受攻毒實驗的倉鼠低約10倍。(盧翊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