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教育局斥中日關係題四宗罪:勉強評分會發出錯誤訊息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上周四(14日)開考的文憑試歷史一條涉及1900至1945年中日關係題目惹起爭議,據了解,考評局決定取消該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下周一將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文憑試擬題機制。
教育局今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題目有四大問題:試題資料容易誤導考生、不宜以開放式題型提問、設題方式未能符合課程及評估指引、無法設計評分標準。
局方指,相關歷史事件已有主流史觀,在中學歷史課程中可爭辯的空間極少,質疑「沒有另一個分析結果的議題」,是否適合用開放式題型提問;「如勉強評分,會對歷史教育發出一個錯誤的訊息,令學生以為歷史教育的精髓只在於強辯。」

上周四(14日)開考的文憑試歷史一條涉及1900至1945年中日關係題目惹起爭議,據了解,考評局決定取消該題。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下周一將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文憑試擬題機制。(資料圖片)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下周一將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文憑試擬題機制,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等將會出席。消息指,考評局昨日舉行會議,決定取消佔8分的文憑試歷史科2(C)題目,即要求考生利用參考資料及所學,回答是否同意「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

批設題方式未能符合課程

教育局今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詳細解釋局方對該題的看法,批評該分題涉及「四宗罪」,包括提供試題資料容易誤導考生、設題方式未能符合課程及評估指引中的宗旨及目標、不宜以開放或題型提問、以及無法設計評分標準。

局方在文件指,該題以「利」「弊」分析中日1900-1945期間發生的歷史明顯不合適,加上兩份參考資料有很大機會誤導考生,已經「沒有可能為該題設計一個有意義的評分方法」。例如「利」、「弊」均衡分析是否應得到高分、「有弊無利」的答案涉太「一面倒」會否只取得低分等。局方指,「如勉強評分,會對歷史教育發出一個錯誤的訊息,令學生以為歷史教育的精髓只在於強辯。」

今屆文憑試歷史科卷一第二題舉出「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詢問考生是否同意此說法,並須解釋答案。(黃舒慧攝)

再批試題資料不完整、超越學生對史實認識

教育局再次在文件中批評題目引用史料不完整,極有可能引導學生作出錯誤的演繹,更可能對歷史事件建立錯誤的理解。

兩份試題資料分別是「資料C」,取材自日本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1905年出版的文章,提到清國人范源濂請求日本法政大學,協助快速成立課程,讓清朝學生可派遣留學。局方在文件中指,日本政府當時想透過接受清朝學生留學,培植一個親日中國社會精英層,認為「資料C」本身並非一個十分確切「利」的立場,若顯示為「利」的立場並不穩妥;若顯示為「弊」,對考生則太艱深。

另一篇為「資料D」,取材自黃興於1912年1月寫給日本政客井上馨的一封信,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三井財閥於1912年2月簽訂的一份借貸合同。

局方批評,當中涉複雜史實,資料的引文並沒有列出全部借貸條件,而背景亦涉及日方對華的經濟侵略,但資料D內容「容易令學生以為日本貸款給臨時政府是一件好事,幫助了新政府」,並在答案中利用以佐證日本對中國有「利」;又指在課本內涵蓋該歷史事件只有「一言半語」,一般不會詳細或以「利」「弊」的角度論述,認為資料要求對歷史事件的認識超越學生應有水準,其片面及具引導性的資料會令考生有所誤解。

+2

教育局:等同在受害人傷口上撒鹽

局方又批評,題目以「利」多於「弊」作分析,不但偏離史實,更有違課程理念。局方指,日軍侵華暴行不可能以所謂利益作出合理比較,考題提問的方式缺乏同理心,「等同在受害人士的傷口上撒鹽。」

局方指,題目設定雖然屬開放式題型,但相關歷史事件已有主流史觀,在中學歷史課程中可爭辯的空間極少,質疑「這一類沒有另一個分析結果的議題」,是否適合採用開放式題型來提問。

葉建源:取消試題打擊文憑試公信力

葉建源對考評局要取消該試題的決定表示遺憾,並要譴責當局作出此決定。葉認為該題討論1900-45年中日關係的題目「無特別大問題」;他又認為,取消試題是對香港考評制度造成衝擊,同時打擊文憑試公信力,亦是對學生不公。

葉建源又提到,不少教師和校長都解釋過,該問題是要求考生以認識的日本侵華史實臚列出來,並非引導學生或美化日本侵華史實。他又引用一項意見調查,指97%受訪歷史科教師反對取消相關試題,認為取消試題會破壞香港既有的考評制度。

教聯會:支持取消試題 機制能公平評估考生能力

教聯會就表示,支持考評局取消該試題,並重申有關題目誤導考生,令他們批判不具爭議的史實,題目運用利與弊比較及分析,傷害國民感情,不符課程目標,有違專業,損害考生利益。教聯會又指,過去考評局亦有試題因未達有效評估考生能力而決定取消,認為取消題目有先例,反映機制能夠公平評估考生能力,將對考生影響減至最低。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