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考生不滿取消試題求覆核 官指未涉程序不公裁敗訴

撰文:朱棨新
出版:更新:

考評局早前取消本年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中,一條涉及中日關係的題目,一名中六的考生因此提出司法覆核。案件今(3日)在高等法國續審,對於考評局認為取消試題不會引起寒蟬效應。申請人反指,考評局的做法正是基於只有一種歷史觀,會引發起寒蟬效應。法官聽取陳詞後,下午4時30分下判詞,並稱認為作出取消試題的過程中,未有程序不當或不公平的情況,故裁定申請人敗訴。

申請人為盧銘然(譯音),答辯人為考評局,教育局則為利害關係方。

涉案題目問考生是否同意「1900年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

申請人的律師陳辭指,考評局有既定的檢討機制,但局方取消試題決定前,並無依從相關程序。考評局卻回應指,是次決定是學術判斷,又指若判申請人勝訴,將會對很多考生做成不便。

教育局的律師今日繼續陳詞時稱,試題事件引發爭議,若教育局在事件中保持沉默,情況並不理想。若教育局私下向考評局表達,若之後遭人發現又會惹來多方批評。

此外,申請人又指,考評局取消試題是基於只有一種歷史觀,會對日後的教學造成寒蟬效應。特首及教育局局長對事件表態用語強烈,認為對向考評局施壓。

惟考評局回應指,局方委員會的決定是「學術判斷」,未有證據顯示屬政治決定,又指本案爭議狹窄,不會造成寒蟬效應。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召記者會,罕有要求考評局取消今屆歷史科其中一條涉及中日關係的題目。(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未有證據顯對委員構成不當壓力

對於申請人認為,特首和教育局局長曾多番公開表態屬施壓。法官認為,多名高官先發公開表態,會令人覺得他們在施加壓力,惟證據未顯示這些公開發言對考評局的委員構成不當的壓力。正如教育局陳詞指,該些委會都是受教育、有能力作獨力決定。

委員均為專業人士並曾作商議

法官同意教育局的看法,是考評局的考慮因素之一,但認為考評局委員會就涉案題目的兩次會議中,以專業和學術的角度去作考慮。法官又指,有人或會覺得政府在「欺凌」考評局,迫使他們取消試題。惟法官指,未有證據得出此結論。相反,證據顯示考評局委員會的是經專業人士細心商議,取消試題的決定在委員會投票時大比數獲通過。

過往取消試題情況並不適用

對於申請人投訴,考評局未有按程序取消試題。法官指,考評局未有既定程序去取消涉案的長試題,而以往取消選擇題的情況,在是次情況中並不適用,認為未有基礎指考評局現時所採的程序是不公。

應讓學生以批判思考得出結論

惟判詞中亦指,即使現時主流的看法,是日本在1900至1945年之間對中國弊多於利,但法官認為應讓學生以批評的思考,去得出自已的結綸,而不是要把觀點強加於他們身上。法官認為,有指涉案試題不容討論,令法官聯想到小說《動物農莊》中「四條腿好,兩條腿壞」(Four legs good, two legs bad)。

法官又指,本港幾百名考生的作答,不太可能令強大的內地政府和人民,感到威脅。

法官除了判申請人敗訴,亦頒令他需支付考評局的訟費。

案件編號:HCAL 108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