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氣泡|香港與新加坡達成協議 姚思榮︰對中港開通有催化作用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有緩和跡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日(15日)表示,昨日與新加坡達成原則性協議,將推行雙邊「航空旅遊氣泡」安排,恢復旅客往來。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今早(16日)於港台節台《千禧年代》表示,協議將有示範作用,亦對未來中港開通有催化作用,希望盡快公布時間表。他認為,兩地恢復旅客往來後,估計探親及商務人士會較多,部分能夠負擔的旅客願意參加旅行團。他又指,全港沒什麼行業比旅遊業慘,若11月底再無保就業計劃,將看不到前景,相信沒有公司能繼續長期支持下去,認為政府須正視問題,推出新一輪特別資助。

姚思榮認為,協議落實後未來與其他國家互認,將有示範作用,亦對未來中港開通有催化作用。(資料圖片)

姚思榮於港台節目表示,旅遊氣泡對本港經濟及旅遊帶來好處,香港終於可行出第一步。但他指,目前香港與內地仍未通關,卻與新加坡達成協議,認為落實後未來與其他國家互認,將有示範作用,亦對未來中港開通有催化作用,希望盡快公布時間表。

姚續指,兩地目前仍有確診個案,估計根據兩地謹慎的作風會限制人數,例如整個旅遊行程需檢測4次,避免交叉感染。至於費用方面,他推斷可能超2千元,若然旅行團的人數較多,相信可降至500元,故加上食宿的費用,相信整個行程花費比以往高。他亦認為,兩地恢復旅客往來後,估計探親及商務人士會較多,部分能夠負擔的旅客願意參加旅行團。

姚思榮稱,全港沒什麼行業比旅遊業慘,若11月底再無保就業計劃,將看不到前景,相信沒有公司能繼續長期支持下去。(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姚又指,限聚令維持4人難以舉辦旅行團,已向旅遊事務署提交意見,屆時可採取登記制度、量度體度、吃飯時使用公筷、消毒車廂、分組活動等。他相信,航班於互通初期不會坐滿,可能只容納五成至七成的人數,因滿座會增加傳播風險。他稱,旅遊業界願意配合及承擔責任,推動旅遊氣泡。

對於政府資助方面,姚強調,並非業界不願自力更生,而是業界無事可做,例如本地遊亦「冇得做」。他指,業界半年多以來一直零收入,聘用約2萬多名從業員,卻僅獲約17億資助;相反海洋公園聘用約2千名員工,卻獲得50多億資助,質疑「相比下係咪唔夠呢?」

姚稱,全港沒什麼行業比旅遊業慘,若11月底再無保就業計劃,將看不到前景,相信沒有公司能繼續長期支持下去。他認為,政府須正視問題,對受影響行業推出新一輪特別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