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去年自殺個案近50年新高達446宗 團體指有跡可尋需留意

撰文:麥鍵瀧
出版:更新:

近年疫情持續、移民潮等社會問題,影響港人精神健康。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日(27日)公布,就死因庭2021年全港自殺死亡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去年錄得1010宗自殺死亡個案,自殺率為13.7%,其中60歲以上的自殺情況最為嚴重,共錄得446宗個案,佔整體四成半。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呼籲各界關注長者的自殺問題,為長者提供情緒支援,尤其長者甚少主動尋求協助,所以市民更需要留意和關注身邊長者,有否出現自殺念頭的蛛絲馬跡。

▼8月27日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分析2021年自殺死亡數據▼

+1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分析去年自殺死亡數據,共錄得1010宗自殺個案,數字雖比2020年微跌,但長者自殺個案創1973年、即近50年新高,佔去年自殺個案的44.2%。該會總幹事曾展國指出,青少年自殺問題固然值得關注,但也不能忽略老年自殺問題。長者的精神健康問題來自多方面,包括孤獨感、經濟壓力和個人健康等,但大部份長者受傳統觀念影響不會主動尋求協助,所以需要身邊人關注。

曾展國舉例,部份長者每日會有固定行程,當長者停止進行例行活動時,就需要多加關注他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另外,有時候長者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可能已經反映有自殺念頭,身邊人需對此多加留意,及早提供協助。若長者剛經歷如喪偶等重大轉折,身邊人亦有多加留意。

阿樂的媽媽5年前因抑鬱症自殺過身,他一直感到自責,更曾有自殺念頭,幸得到協助,成功走出陰霾。他說回想起來,媽媽的問題其實有跡可尋,例如經常稱身體不適,曾到多個專科求醫,卻未有診斷出任何病痛,他相信媽媽不能接受自己的身體老化,是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一個警示。另外,當時媽媽亦有多次提過關於死亡的說話,例如「做人咁辛苦不如死咗好過」,又要求代照顧她的好友,現在回想這些都是自殺念頭的蛛絲馬跡。

阿樂現時參加義工培訓計劃,希望以自身經歷支援他人,又指自殺不是一時衝動的行為,需及早察覺並向他們提供援助。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公布的數據亦顯示,自殺男女的比例分別是62.97%和37.03%,男性自殺個案比女性多,卻與求助個案的性別數據成反比。曾展國稱,男性常因事業和兩性關係而受困擾,但自尊心等原因令他們不願意尋求協助,他呼籲受困擾的市民正視自己的問題,並及早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