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追兇】童日隨時搵Dr.鍾傾偈 真.專家:見面應定時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無綫劇《心理追兇Mind Hunter》周日大結局,劇中臨床心理學家鍾泰然接獲法庭命令,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的童日進行心理治療,期間逐漸建立起友誼,更隨時上門傾談。不過,現實中,心理學家與事主是否因此能成為交心友?
有臨床心理學家解釋,心理治療有別於朋友對話,治療期間雙方不能成為朋友;除定期進行個人心理服務之外,雙方亦不能私下約會、吃飯、或電話聊天:「除非關乎生死問題。」

《心理追兇Mind Hunter》劇中,飾演心理學家鍾泰然的馬國明與飾演童日的楊明,在心理治療期間逐漸建立友誼。

無綫劇《心理追兇Mind Hunter》劇情交代天生有社交障礙的童日,由初時不情願接受Dr.鍾的心理治療、逃避治療會面,發展至二人經過多次「交談」後,童日主動「上門」尋求治療。而電影《無間道》則有情節講述,由陳慧琳飾演的心理醫生李心兒,堅持每次與約好指定時間,與飾演卧底探員陳永仁的梁朝偉診症,二人在電影中亦因相處多時,產生微妙感情。

何者較貼近現實?社署總臨床心理學家陳耀基指,心理學家與受助者須有共識訂立治療協議,釐清職權關係、治療時限及情緒評估。開始治療後,專家會根據病情及受助者工作時間,而確定見面頻率,如每周一次。陳耀基又說,「安排相同日子、時段、地點及同一名心理學家,讓受助者有習慣性,慢慢覺得世界有固定時空,令他知道談話內容可落實到具體實況中,並且準時開始、準時結束。」

不會就見面設定議題

在心理治療進行後,劇中童日每逢到心理治療中心,Dr.鍾都可憑對方表情、語氣等「一針見血」打開話題。但原來現實中,心理治療的談話內容全權由受助者決定,毋須心理學家事前準備議題,陳耀基說:「這個時段全部屬於受助者,他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甚至一言不發也可以,只要對方感覺心理學家是陪住渡過,也能穩定其心情。」

《心理追兇Mind Hunter》中,馬國明飾演心理學家鍾泰然,亦會協助警方偵破兇案。

聽對方訴心聲 但絕不能成為朋友
每次見面,受助者均敞開心扉向心理學家傾訴,其間能否成為「朋友」?陳耀基就指,一般而言,接受心理治療的人士,是心理出現困擾,不想向親朋戚友透露、溝通,故認為有需要尋求心理學家幫助:「由心理學家慢慢引導,令受助者逐步將心底不敢說的事情,拿出來與探討,而心理學家則為聆聽者,根據對方的感受及情緒反應,幫助分析出現該情緒出現的意義。」

陳耀基強調,心理學家與受助者在治療期間「絕對不能成為朋友關係,只能是治療關係。」他補充,朋友不會固定見面時間,及每次均是單方面傾訴,「當受助者向我說出情緒激動的話,我要根據他的情緒內容作出判斷;要想如何處理這種情緒,及留意當事人內裡的情緒反應,分析他出現該情緒的意義,才決定是否要說話,甚至當下並非一定有對白。」故治療期間雙方不能私下約會、吃飯、電話聊天等。

社署總臨床心理學家陳耀基指,現實中心理學家與受助者在治療期間,不能發展為朋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