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再破專呃政府百分百擔保貸款集團  拘18人涉款1.93億元

撰文:鄧栢良 黃偉民 廖珮言
出版:更新:

為紓緩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營運壓力,政府推出「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豈料卻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有詐騙集團虛報或誇大員工數量及偽造營運報告,以騙取更高的政府貸款。其中有公司僅得2名員工,單月營業額只有1萬元,卻報稱公司12個月的薪金總額需支出600萬元,即每名員工月薪高達25萬元;亦有空殼公司獲得500萬元貸款後,用作購買奢侈品。
警方經深入調查後,於7月下旬採取代號「擊築」行動,拘捕12男6女,涉嫌「串謀詐騙」及「洗黑錢」,涉案金額達1.9億元。警方凍結了2,200萬元資產,並相信是次行動已成功瓦解多個有組織犯罪集團。

+1

警去年至今四度破同類集團 拘127人涉款14億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葉永林,總結警方去年至今共4浪、針對政府貸款騙案的行動,總共偵破11宗案件,涉案金額達14億元,並拘捕127人,分別為92男35女,被捕人士包括公司集團主腦、公司董事、可疑員工、銀行職員及強積局受託人職員。其間,警方於去年10月至12月接獲銀行及強積金受托人報案,指懷疑有公司利用虛假文件申請貸款。商業罪案調查科人員調查後,於上月19日至20日、以及26 日至27日展開第四浪行動,在全港多處拘捕12男6女(27至64歲),涉款達1.93億元。

高級督察麥偉光交代案情指,因應疫情影響,政府於2020年推出「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同年4月20日接受申請。申請的中小企必須在2022年3月31日前至少在港營運3個月、在指定期間單月業績較前季度下跌至少3成,每間公司可貸款27個月的員工薪金及租金的總和,金額上限為900萬元。

用空殼公司騙貸款買名錶及奢侈品

麥偉光稱,詐騙集團主要有兩種犯罪手法,第一種是利用無實際業務的空殼公司。詐騙集團會向秘書公司購買空殼公司,然後虛報集團成員及其他人為公司的影子員工,並向強積局受託人登記強積金戶口,目的是取得強積金供款紀錄,營造公司有很多員工的假象。警方亦發現有空殼公司並無向強積局受託人登記,直接偽造供款紀錄。詐騙集團利用虛假出糧紀錄及其他偽造文件,包括偽造營運報告,向銀行申請「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當銀行批出貸款後,再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進行擔保。

警方經財富調查,發現這批公司董事在獲得貸款後,並沒有用作支持公司營運,而是轉入自己個人名下的銀行戶口,用來購買奢侈品,當中有一間公司獲得500萬元貸款,但過半數貸款用來購買名錶,完全違反政府推出特惠貸款的原意。

犯罪集團成員有黑社會背景

警方又揭發其中一個犯罪集團由最少9間空殼公司組成,當中有人有黑社會背景。這些公司報稱有不同的業務,包括裝修、電腦裝備、服裝零售及茶葉等,他們取得貸款後,互相轉帳,相關款項最終會流入集團主腦的戶口。警方發現這批公司有共用營業地址或同一個職員報稱在不同的空殼公司工作,種種跡象顯示存在同一個犯罪集團。

高級督察馮潤和指,第二種犯罪手法是有實際營運的公司,在遞交貸款申請時偽造文件,誇大在職員工的數目及薪金,目的是申請更高的貸款金額。其中一間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只有2名員工,而2020年的單月營業額只有1萬元,但卻報稱公司12個月的薪金總額需支出600萬元,即每名員工月薪高達25萬元。

警方亦發現有些公司利用離港多年的員工或前員工資料,在他們不知情下開設強積金戶口,並向強積金受託人及銀行訛稱員工仍在公司工作,從而誇大員工數目及薪金支出總額,獲得更多貸款額。

警方於於上月19日至20日、以及26 日至27日採取「擊築」行動,搜查35間涉案公司、被捕人住所、辦公地點及為涉案公司提供秘書服務的秘書公司等,檢獲涉案公司的員工紀錄、銀行文件及電子設備等,凍結多個被捕人士的銀行戶口、並對部份被捕人士的樓宇資產作財富調查,一共涉及2,200萬元。

警方與相關機構及銀行主動溝通,發現至少3間可疑公司正申請貸款,涉款金額達1,380萬元,因警方相信該公司與被捕人士有緊密聯絡,相關申請已被警方截停。行動中,人員檢獲22部手提電話、6部手提電腦、3個公司印章及多批偽造文件等。所有被捕人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8月下旬向警方報到。警方相信今次拘捕行動,已成功瓦解多個有組織犯罪集團,但行動仍然繼續,不排除有更多人士被捕。

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副總裁莫愛蘭指,截至今年7月底,「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合共批出5.3萬宗申請,貸款金額達990億元,惠及3.2萬間企業及34.5萬名員工。莫愛蘭指,為善用公帑及確保措施能惠及真正有需要的企業,參與計劃的銀行會就貸款申請作客戶盡職審查,評估申請是否合乎資格,按證保險有限公司亦會就銀行提交的文件作適當檢查。按證保險有限公司與銀行業界及執法機構會保持溝通,分析可疑個案的特點及處理方法,按需要加強審批部份申請,例如涉及懷疑虛假的文件、提交資料不一致、利用第三者進行申請,會繼續配合執法機構的工作,如發現懷疑違法的行為,會向執法機構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