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長不等於生產力 調查指「最做得」的員工每個鐘都要休息!

撰文:陳彥婷
出版:更新:

凌晨時分,辦公室四圍一片寂靜,只有「噠噠噠」的打字聲及自己的呼吸聲,「咻——咻——咻—咻咻」,心臟狠狠地抽了一下。他按捺着胸口走到水機前,咕嚕咕嚕大口地喝着,感覺好像舒暢些。冷不妨,心臟抽搐、劇痛、倒地,數秒後身體不再掙扎,歸仙了。
這是電影《藥到命除》開場劇情。
「過度工作隨時命喪職場」這一幕在記者的腦海縈繞不去,無他,香港仍未立法制訂標準工時,加上在上者下令要把數日的工作在數小時完成,打工仔便得繼續發揮獅子山精神,做到通宵達旦,連周末亦要奉上,挨得失眠及身體疼痛。誰可保證電影情節只是誇張?要令工作更有效率,專家說長坐不是上策,縮短工作時間才是。

是為有更高生產力才要員工OT,還是因員工生產力太低而需要OT呢?(視覺中國)

不少人認為OT者長時間待在公司,即有更多時間工作,這會比不用OT的有更大的生產力,但學者指「OT=高生產力」只屬暫時性,如長此下去,打工仔的生產力便會隨之下跌。要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有2個方法:

1) 工作時亦需休息

「扮工」,個個打工仔亦曾做過,因為「看似好忙」彷彿成為了高生產力的指標,但其實在工作時,大家亦需休息的。社交網絡公司The Draugiem Group在 2014 年利用一款計算生產力的app作研究,看看誰是自己公司「最做得的員工」,然後發現「最做得」的人的工時並不是最長的一個,甚至一日亦做不足8小時,當中的秘訣就是:每做52分鐘便有17分鐘休息。若好好認清每天較累的時間,如早上10時、午飯後或下午4時,並順勢好好休息一會,或會令大家的表現更有效率。

按崗位設彈性上班時間 牛角老闆:員工肯OT仲要為遲少少而趷佢? (按此進入)

有研究指要提高生產力,並不是打工仔有多少時間在公司坐至凌晨,反而是有多少時間休息。(《藥到命除》電影截圖)

2) 養成「深沉工作」的習慣

休息夠了,然後呢?答案是進入「深沉工作」(deep work)模式,即在工作時要專心,不要被打斷。但這並非要在日程表上鉅細無遺地列出哪個時段要做哪件事,如3至4點做A工作,4至5點回覆電郵,5至6點做B工作般;只需大致上有所規劃就足夠,讓自己有空間去調配工作。

Schedule要有,但不用把計劃詳細地寫出來。(《小王子》電影截圖)

政府昨天決定立法規管僱員「合約工時」的方案,希望透過勞資雙方「白紙黑字_訂立每日工時以及後加班補水的安排來減低OT情況,惟被多方斥指新例只適用於月薪低於1.1萬元的工種,未能惠及廣大打工仔,又指新例有灰色地帶。香港在立法制訂標準工時一事,仍有漫長的路要走,此前的折衝方法還是提高工作效率來避免工作變成人生的全部。

(資料來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