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保存大不易 台北故宮揭藏書秘辛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為拉近社會大眾與歷史文物的距離,台北故宮近年來致力於舉辦文物科普講座,增加一般民眾對於「國寶」的了解,觀賞時不再一頭霧水。
7月28日上午,由台北故宮與台北市立圖書館合作舉行的「故宮國寶樂一夏」活動,請來台北故宮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曾紀剛演講「書緣.書事.書香.書福」,向民眾介紹較少參展的故宮藏書,並說明清代善本古籍之歷史。

曾紀剛首先介紹台北故宮藏書,其來源可分為四大類:清宮舊藏、楊守敬觀海堂藏書、北平圖書館舊本與各界捐贈。而清宮舊藏依其存放、製作地點又可再細分為八類:昭仁殿(《天祿琳琅》)、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薈要》)、養心殿(《宛委別藏》)、國史館(史稿方誌)、武英殿(殿本國書)、內閣大庫藏書(檔案),以及慈寧宮(《龍藏經》)。

台北故宮所藏《四庫全書》部分書卷。(台北故宮博物院)

曾紀剛解釋,台灣立委經常質問故宮,為何館藏如此豐富,卻老是展出書畫與器物,而不見其他諸如檔案類文物展出?他舉例,如清代官員向皇上問安的請安折,台北故宮館藏就有幾千件,但特別為此設計展覽,展出這類文書實在沒有意義。展出故宮文物除了其背後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外,還需考慮觀展者的體驗,若是將所有藏書檔案放在玻璃櫃中展出,對於觀展民眾來說其感受可能比觀賞書畫、瓷器還要無趣。若民眾好奇、想看故宮館藏文獻檔案,近年已有數字化,可多利用故宮網站細細瀏覽。

而存放在昭仁殿的《天祿琳琅》,實為清廷皇室內廷藏書代稱,主要收藏宋代以來歷代的善本書。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即位後便要求各宮殿所收藏之善本書都集中於昭仁殿存放,並為這批藏書整理書目,為首部官修善本目錄。可惜這批珍貴書本於嘉慶二年(1797年)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今日流傳之《天祿琳琅》為嘉慶年間(1796-1820年)重新收集、續編而成,且其版本大多數皆有問題,像實為康熙年間出版,卻假稱為明版書等,除此之外,台北故宮還藏有乾隆年間《欽定天祿琳琅書目》。

乾隆皇帝花費無數人力、心血,收集歷代善本書編修而成的《天祿琳琅》,因嘉慶二年大火,至今只能從《欽定天祿琳琅書目》,遙想乾隆當年清宮藏書盛景。(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由於清宮許多藏書的編目都與乾隆帝有關,曾紀剛特別為乾隆愛蓋章的行為喊冤,他拿少數躲過嘉慶二年大火的宋版書-《孔氏六帖》為例。該書為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1065-1139年)所著,為宋乾道二年(1166年)韓仲道泉州刊本。這本宋版孤本,上頭除了乾隆印外還有明代文淵閣章印,通過研究書中歷代古人所留下各個印章、題跋,終於還原該書流向經歷。

原來《孔氏六帖》最早收於明代內府,但本數已不全,後從宮中留出輾轉為雍正年間的山西按察使、藏書家宋筠(1681-1760年)所得,後於乾隆年間入藏內府。曾紀剛說明,乾隆印章已成為考證文物真偽的辨別方式,而書畫與善本書上所留下的印章、題跋與注記,也成為學者研究其流傳蹤跡方法之一。

乾隆帝除了《天祿琳琅》外,最重要的就是《四庫全書》之編成。由於日前明代《永樂大典》抄本現身法國拍賣場,曾紀剛特別向民眾介紹大典類書籍與一般善本書的不同之處。大典類在於將一本本善本書內容打散重編,雖然其內容可能從已絕跡之宋版或是明版書抄寫而來,但難以看出原有書本樣貌。當時乾隆帝有想通過大典書籍,再把絕跡善本書重現,即「輯佚」。不過工程實在太過浩大,後來乾隆帝還是改擇將已有的良好版本收集,以此編成《四庫全書》,但其過程造成眾多書版浩劫。目前台北故宮藏有62冊《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以及相當珍貴的《四庫全書薈要》。

《孔氏六帖》原各自成書,最初刊行共三十卷。不過南宋時書坊將其合併刊行,並改為百卷,元明以後便不見最早的三十卷版本,可見其珍貴。(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除了清代、民國以來的藏書外,曾紀剛特別感謝一位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藏書家-沈仲濤(1892-1980年)。他在過世前將一生所收集90部古書捐贈予台北故宮,其中有一本書更是相當罕見的宋版書,為郭知答集注《新刊校定集注杜詩》,為宋寶慶元年(1225)廣東漕司刊本。根據元代藏書家記載,廣東漕司刊本之杜詩,製作精良且「字大宜老」,可惜元代以後便不見該書蹤影。他表示,這本書在沈仲濤捐贈前,多被認為已經絕跡,萬萬沒想到竟還能見到失傳已久的宋版書。

雖然一般民眾無法像故宮研究員般幸運,能夠與古書有近距離接觸,不過曾紀剛希望民眾在觀賞故宮館藏文物時,能夠留意到這批承載知識的古籍,並經由這次演講,對於書本本身的由來、經歷,有進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