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請不要只顧著要教出社會期望的「好」孩子│Natalie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我常到處分享一些教養方法,如何有效教養同時「顧及小孩的心理需要和情緒健康」。對於後者的做法,間中會有人疑惑這是否有需要。
在我們本來的育兒文化裏,「顧及小孩的心理需要和情緒健康」是不必的。我們認為不傷害小孩,就是過度保護,小孩會無法成長。
是嗎?我們一同思考一下,對小孩造成心理及情緒傷害,真是可以協助小孩變得「成熟」嗎?
【編按:作者為社工媽媽Natalie】

(VCG圖片)

是的,表面上是會帶給我們這樣的錯覺。小孩因為想取得父母的歡心或中止傷害,所以將自己「幼稚」的一面埋藏起來,然後父母就誤以為方法有效。(所以我們見過多少運用Timeout的家庭,小孩被Timeout後整個態度變得順從,行為也變得符合成人期望,但是整個人的感覺就是情緒鬱結無法舒展的,然後幾天後行為也固態復萌。)

然後這些小孩長大成人後,內心還藏著當年那個「求愛不遂」的小孩小嬰兒。他們內心孤獨,無法與人建立健康親密關係,對自我價值質疑,甚至作出極端行為。

(VCG圖片)

「教出殺人犯」作者岡本茂樹就指出,他發現多數少年犯都曾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他們為了滿足父母期望,努力壓抑自己所感所想,最後只能以「犯罪」宣洩這些壓抑。「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一書中,心理學博士碓井真史也指出父母過度管教,要求孩子配合服從,強加價值觀於孩子身上,都會造成孩子的不安孤獨與絕望,逼其走向暴力的道路。

可見,小孩自小因父母「教養之名」而造成心理上傷痕累累,受害的不僅是小孩自己,還可能導致傷害他人,傷害社會的行為,影響的是整個下一代的社會。所以,教養的同時「顧及小孩的心理需要和情緒健康」,難道還有比這更重要的事嗎?

而「管教好小孩,就無可避免傷害小孩」這只是一個迷思,情況類同「要吃好吃的食物,就一定是對健康沒有益的」。隨著知識的進步,我們根本不用犧牲小孩的心理需要和情緒健康,去換取有效的教養。

寫到這裏一定有讀者急不及待想知道方法,其實方法有好多。(我就整理了一套名為「輔助教養法」)。重點是,我們先要一同努力,打破社會上「管教好小孩,就無可避免傷害小孩」的迷思。放棄這個想法,人們才會有開放的心去思考不同方法的可行性。而且,當父母掌握到有效的教養方法,就會發現,小孩當下的心理狀況和情緒越是健康,他越能自動自覺表現出成人眼中良好的行為!也即是說,良好行為可以由心理和情緒的健康所帶動的。

我們的社會,是時候作出一個清晰的改變。
我們要清晰教養的目標,不再是要教出社會期望的「好」孩子。我們應當關注我們所採取的方法,有沒有顧及小孩的心理需要和情緒健康。
我們要教養出身心健康的小孩,而不是「表現體面,內裏壓抑」的受傷小孩。
我們一同努力將這信息傳播出去。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

更多文章:【SEN】自閉男生因G-Dragon而改變 赴韓參加練習生面試屢敗屢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