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孩子有興趣談今次事件 家長需注意情緒多角度思考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當教協宣布發動本周全港罷課的消息後,家長群組相繼熱烈討論,小朋友應否牽涉入政治及爭議性的話題當中。其實只要打開電視新聞或社交平台,也難以避免接觸,到底家長應否與孩子討論這次話題?應該要如何討論?記者就此事向幼兒教育系導師Ms. Christy查詢,她認為應取決於孩子對該話題是否感到興趣,如孩子感到好奇,家長也無須過於擔心,或避而不談。
攝影:李紫銘

家長應滿足孩好奇心​

她說:「當我們大人留意一些事物,閱讀新聞或報章,又或者是大人之間的交談討論時,其實小朋友也會去觀察、留意。他們會有好奇心,如果小朋友明確地去問發生什麼事或者明確地讓家長知道他們好想知道社會發生什麼事的話,家長不妨與孩子分享。」

她認為孩子是社會的一份子,也是未來主人翁,因此孩子有權利知道社會發生的事情。「如果小朋友本身對社會發生的事感到好奇、表現有興趣或疑問,家長有責任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學精神,同時籍著分享社會事件,培養孩子關心社會的態度及認識公民的權利和責任。」

 

保持中立與客觀態度

但她提醒家長與孩子分享時要注意情緒,避免讓幼兒產生不安或恐懼。「家長應以中立和客觀的態度,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事件,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協助幼兒找出自己的立場,解答他們的疑問,作有意義的交流。」

避而不談後果更大

至於如何與小朋友談論此類話題, Ms.Christy應該取決於孩子的年紀、認知發展階段,並要調節討論事件的深淺或複雜的程度,以及訂立分享和解釋的方法。對於有些家長選擇避而不談,她認為這未必是最好的安排。「當小朋友對某事件感興趣而想知更多,但大人卻當成忌諱不許問也不談,便可能會有反效果。因為家長是不可能制止小朋友的好奇心,甚至會減弱孩子日後關心社會的態度。加上只有家長才最清楚小朋友的性格、可以接受到的層面和最適合的傾談方法,如果我們作為最了解小朋友的家長,也不去和小朋友傾一些他關心、感興趣、好奇的議題,其實小朋友有機會會用其他途徑去找答案,又或與同輩討論,那時家長便不能確保孩子所獲取的資訊來源與途徑是否正確及中肯,更影響孩子消化和了解事情。」

選擇合適的傾談方式

Ms. Christy建議家長可按小朋友的年紀、性格、特性,再從孩子的生活環境中取材,配以實際例子來設定情境,作出比喻,讓孩子代入角色,一同思考,使他們容易一點理解。她說:「可與孩子用角色扮演形式令事件更具體化,完成後再作親子討論,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並在分享過程中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及反應,並作適當的內容調節,加以輔導。如果有需要,可以讓孩子把感受畫出來。」

 

多觀察反應不宜急進

Ms.Christy提醒家長不能操之過急,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兒童為本的精神是很重要,所以家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並以中立的態度來解釋事情,讓孩子學習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同時訓練多角度的思維能力。如家長在分享過程中發現孩子始終未能明白、甚至沒有感興趣或抗拒,家長便不必急於要求孩子去理解,待他們再大一點才再找合適的機會教導他們。」

 

家長應該帶孩子上街嗎?

最後,對於有家長帶小朋友上街,Ms. Christy認為首要判斷上街對孩子來說是否有意義和了解孩子的意願。「除非孩子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否則上街意義不大。家長必須注意安全,如果地點有機會出現危險或混亂情況,孩子則盡量避免參與,如果參與也要在過程中,時常留意住孩子的身體情況及心理表現,必要時應立即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