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文】 圖像記憶閱讀句子 5個有效的學習方法|Mommy Amy

撰文:媽咪實驗室
出版:更新:

中文主要是以象形文字所組成,沒辦法從字形中拼出讀音,因此識字上便需要把中文字像圖畫般逐一記入腦中,先儲下一定數量的詞彙後,才有辦法進行有意義的閱讀。一般完成小一課程時能夠認讀約500個中文字,乍聽之下並不少,因此如何能夠有效學習以達目標呢?在此分享一些個人覺得頗有效的方法。

一、 圖像記憶法

中文字既然長得像一幅幅圖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圖像記憶法,對於初始識字的小朋友來說,更加添一分趣味,能夠提升學習的興趣。市面上亦有不少有關象形文字起源的圖書,可以多加利用,除了識字外,更可以認識古人創字的故事。有些字的象形起源或許已無從考究,但我們亦可以運用想像力,自己創造小故事,只要能夠幫助記憶,其實亦無不可。

二、  認識部首

中文字的組成其實除了象形外,亦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如部首便是其中一種;當一些基本的單字已逐步掌握後,便可引入對部首的認識,以增加更複雜筆劃組成的詞彙量。在此我自己推介由麗雲老師撰寫的系列,其中《識字真容易》及《麗雲老師的閱讀小學堂1:國字有意思》亦適合幼稚園的學生。我特別喜歡其選字不會太深,除了認識部首外,亦有一章節講解如何將一些單字組合後變成一個新的單字,如「日」及「月」可以組成「明」等。而每一章的最後亦會搭配有趣的語文遊戲,即使當時才低班的囡囡亦有辦法完成,讓識字變成遊戲般好玩!

三、  認識配詞

我最近發現小朋友在認讀詞語時,有時候可能只記得當中的其中一個單字,然後便會將所有其相關的配詞誤讀成同一組詞語。例如小朋友可能只認讀到「市場」的「場」字,因此當看到「商場」、「球場」等詞語便一律誤讀成「市場」。因此我會將每組詞語分拆成個別單字,然後再配上不同字詞讓其認讀,一來可以確認小朋友是完全認識每一個單字,同時發現這是一個增加詞語量的好方法。猶其是在幼稚園主要以主題教學的階段,這個方法讓小朋友認識一個單字配上不同的字詞其實可以變化出完全不同意思的詞語,偶然亦因為不同的詞語組合反令小朋友更易入腦。例如囡囡一直無法認讀「便利店」當中的「便」字,但將其配成「大便」二字後,即立即記牢不再遺忘!

四、  閱讀句子

當能夠認讀的詞彙有一定數量後,便可以開始閱讀句子。憑藉經驗,閱讀句子的好處包括可以培養語感,潛移默化地認識句子結構,亦對高班及小學時常見的重組句子題型有幫助。相比使用繪本或圖書,我更喜歡使用有系統性的讀本。很多媽媽都推介的,有青田的《我自己會讀》系列及思展的《基礎漢字500》系列;兩套系列都有著完整架構編排,即使在不同的起步點開始,都能夠按步就班地提升小朋友的自行閱讀能力。

五、  間隔重複記憶法 (spaced repetition)

最後,很多時我們幫孩子溫習,都會出動到用認字卡;但當一段時間後,字卡的數量亦累積不少,該如何安排復習的頻率呢?最近我便認識了「間隔重複記憶法」 (spaced repetition),其理論是人的記憶是有一條遺忘曲線,因此就住遺忘曲線相對應的便是間隔重複頻率,一般只要重複溫習七次之後便會停留於長期記憶,不再輕易遺忘。而重複的頻率亦會就重複的次數而相應拉長,雖然網上有不同的版本,但大概每次重複的間隔是上一次的一倍時間,如第一次是相隔一日,第二次相隔兩日,第三次相隔四日,第四次相隔一周至八日,第五次相隔兩周或十六日,第六次相隔一個月或三十二日等如此類推。這個方法亦適宜用於背誦單字,而且可以每日加添一個新的單字,如果持之以恆,便能在數年間學習到數百個單字,是一個沒有太大負擔下而有效率的方法。如對這個方法有興趣,可憑關鍵字搜尋,網上流傳著很多心得分享及實際運作的方法教

中文是我們日常使用的主要語言,因此將根基打好是百利而無一害,即使不要求執筆寫字,亦能應用不同方法提升小朋友的識字量,從而達到早日自行閱讀的終極目標。以上方法可以隨著需要配搭使用,推介的書籍亦可於公共圖書館借閱,希望大家小朋友都能早日享受自行閱讀的成就感及樂趣,共勉之!

(Mommy Amy提供)

作者簡介:Mommy Amy 

自小志願成為一名母親,現育有兩名小天使;囡囡Valerie及囝囝Wyatt;每日樂於照顧小孩並盡量不受外界影響下,堅持自己的育兒理念。 本著『愛分享』的個性,希望與各位爸爸媽媽分享有關親子的大小事。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mys.lab/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