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陰影】曾受家長言語暴力 逾7成人長大後無法釋懷

撰文:鄧煥儀
出版:更新:

家長對兒童的言語暴力,往往在不經意間造成無形的傷害。台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盟)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逾七成在兒童及少年時期曾受家長言語暴力的人,長大後仍然難以釋懷,甚至禍延下一代。

負面心理反應 影響延至成年

「點解你咁蠢?」、「後悔生你出嚟!」、「點解人哋做到你做唔到?」這些父母經常衝口而出的氣話,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台灣兒盟今年進行了「2019年台灣兒少遭受家長言語暴力經驗調查報告」,揭示言語暴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調查將言語暴力定義為「用傷人的、有辱自尊、人格的話語對待,例如:用羞辱貶低、威脅恐嚇、大吼大叫的方式,讓人感到害怕、心理受傷、不如別人」,發現逾三成國中生曾遭受家長的言語暴力,原因涵蓋頂嘴、成績退步、品格問題,而傷人的說話,過半屬比較類型,其餘是質疑智商、髒話、後悔生育等內容。

在受到家長言語暴力後,僅約兩成八的孩子會「接受並改進」,其餘則會產生負面反應,包括「感到生氣、憤怒」(61.1%)、「不服氣」(53.5%)、「不認同言語暴力管教」(38.9%)、「認為自己被當成出氣筒」(36.3%)、「想反抗報復」(33.3%)、「想傷害自己」(22.6%)等,出現失眠、焦慮、憤怒、憂鬱,甚至自殺念頭的機率亦相對較高。

研究同時針對具家長言語暴力經驗的成年人進行回溯調查,發現受暴者產生從童年跨越至成年的延續性影響,包括延續的負面感受,超過七成人至今仍無法釋懷,自尊心受挫;逾六成人至今仍受家長言語暴力,成為了親子互動的模式;六成人更會以言語暴力的方式管教現時的未成年子女。

正面管教 宜多作鼓勵

兒盟表示,兒童與成人一樣擁有不受一切形式暴力對待的權利,提出正向管教的兩大原則為提供溫暖和秩序。前者包括為孩子帶來安全感、言語和肢體動作的關心、多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多作鼓勵;後者則透過清楚表達期望、解釋理由等方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規範。家長宜多鼓勵孩子獨立思考、持續地和孩子對話協商,而非是要求順從和給予懲罰。若採用看似速效的言語暴力和體罰,反而會為孩子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

兒福聯盟 (2019)。2019年台灣兒少遭受家長言語暴力經驗調查報告。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3/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