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政令不暢?政策辯論? 一線城市「潑冷水」惹揣測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早前內地網上流傳片段,顯示在河北衡水市棗強縣,有城管在勸籲年邁小販離開商廈停車場不果之後,初則口角繼而動武。6月6日,棗強縣官方就此回應,指涉事中隊長楊某被免職,3名涉事城管隊員被停職調查。

內地驚見城管小販大和解

這四位城管暴力執法,受到懲處是意料之內,事情鬧大了其所屬機關怎都要有個交代。然而從某程度上看,他們的錯誤不僅在於辯公手法有問題,有問題還要被人拍片擺上網,另外還可以說是「政治覺悟」不足,好像不知道全國上下正在熱烈討論地攤經濟,自己那一行業再度成為大眾聚焦的對象。

成都「地攤經濟」獲官方譽為全國模範。(中新社)

自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推銷地攤經濟,他們有的同僚早就意識到風向轉了,自己都要跟著適應和轉型,至少在傳媒報之中,城管居然由過往驅趕街邊小販,搖身一變為打電話鼓勵他們擺檔,內地民眾紛紛群呼難以置信,想不到城管和小販這對「天敵」會有一天大和解,不是因為互相打殺而一同登報。

暴力執法本身大錯特錯,無爭拗餘地,但如果涉事城管有留意到近日新聞,他們又會不會明白到當下最好還是對小販客客氣氣,避免觸發衝突呢?

官媒:一線城市不宜推行

很難說,因為到底風吹向哪一邊仍然講不清楚,官媒和央地之間似乎都有不同看法。先是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刊登〈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一文,說要保障首都和國家的形象,繼而有深圳市委機關報《深圳特區報》亦刊文稱,發展「地攤經濟」要因地制宜,而深圳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不宜一哄而上。

🔑🔑吉林省長春市轄區被指圍封免費停車場,改造為收取「衛生費」的地攤區(微博圖片)🔑🔑

+4

央視財經更刊文總結:「我們認為,在我國的一線城市,不宜推行『地攤經濟』。」作為一個留意家國天下事的城管,看到今天是一線城市不奉行「地攤經濟」,難保不會再過一兩星期就到二三線城市要顧及「形象」,繼而連小縣城都不再放寬管理了,政策來得快也去得快,最好還是先觀望一下,有指示就跟進。

從消極一面看,中外政體都一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年初疫情高峰,地方政府便互相截取扣留醫療物資,先保障本地供應,衛健委專家則批評武漢的醫衛負責人瞞報漏報撒謊騙人,所以自己才被誤導。官僚有自己的機關要看顧,有自己和上司同事的利益要兼及,難免會與「外人」有分歧。

因地制宜屬地方官僚份內事

從積極一面看,於權力、職能、地域各層面,各級黨政機關各有分工,政策由提出到執行,本來就應該存有辯論、調整和因地制宜的空間。地方政府根據轄區的失業率、消費習慣和土地價值,決定是否及如何推行地攤經濟,原本就是前線官僚的份內事。

🔑🔑河南省鄭州市傳出小販攤位被「坐地起價」(微博圖片)🔑🔑

政策辯論是否蘊藏「紅牆秘辛」,沒有人說得準,而比較能說得準的是,地攤經濟牽涉利益再分配:市民可能要承受較惡劣的交通、衛生和治安環境;其他土地使用者可能被迫讓出原有資源予小販地攤;入鋪商戶及地主可能面臨突如其來的強力競爭。上述都是常理考量,地方政府需要平衡各方需要。

毋可否認,政治運作不是單講「權衡利弊」就可以完全拆解,因為關鍵在於利弊的定義,以及誰有權去定義利弊。可是在揣測內幕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個別政策的爭議所在,以及箇中有甚麼持份者,那麼在進一步猜度更深層次矛盾的時候,都可以有一個較為紮實的基礎。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