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測試】跑鞋加闊前腳掌 跑步時是利還是弊?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跑步是愈學得多,愈知自己懂得少。
以前長課就是長時間慢慢跑,現在會考慮用「VDOT」建議的步速,還是根據心率慢跑特定距離。
PureBoost GO定位是慢跑鞋,我就在特定心率範圍穿它走了兩次長課。

01測試

測試産品:adidas PureBoost GO

測試內容:兩次長課,分別在早上和晚上。

簡介

上周在跑手接龍群組舉辦一個「跑手重視跑鞋什麼功能」的投票區,得票第1名是承托力,鞋頭夠不夠闊是第5名。PureBoost GO獨特之處是採用Expanded Landing Zone技術,把前腳掌面積加闊,正好迎合這類跑手需求。

記得2015年,品牌的產品拓展及傳訊總監Udo Müller來到香港向記者解構BOOST的構造和誕生過程。當年BOOST中底已把跑鞋分適合足弓扁平的穩定型、適合內旋過度的Cushioning型和兼備輕巧和緩震的類型等。

兩年多後,由細小能量膠囊構成的BOOST在adidas形成大家族。這對重視前腳掌闊度、街頭跑路和透氣度的PureBoost GO就是最新一員。

防跣能力與初代已是不同層次。(區嘉俊攝)

試後感

先談鞋面,PureBoost GO包裹力不是頂級,Circular Knit編織技術卻使它透氣度極高,跑了長時間都不「侷腳」。無論跑步,還是日常穿著都適合又濕又熱的香港。

長跑後腳掌容易變脹,繼續穿貼腳跑後會不舒服,所以資深跑手喜歡準備一對拖鞋跑後穿著。PureBoost GO的高透氣度和加濶前腳掌位置就把問題降低,周末早上走完長課,在運動場沐浴更衣後就可立刻「交人」,避免與家人逛街時,背包有對又濕又重的跑鞋。

Boost中底仍是品牌皇牌,本周有一名對跑步認識不深的朋友也問我有沒有類似Boost的跑鞋推介,可見它十分「入屋」。值得一提,前腳掌的中底明顯比鞋面濶,跑得比預期舒服。鞋底的黑色膠質遠比初代厚和穩,已沒有「冼腳」問題。最後PureBoost GO並不是全能跑鞋,追求反應十分快丶極致速度、足弓承托力高會有更好選擇。買跑鞋前,最緊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鞋面在需要增加支撐的地方有特別織法。(區嘉俊攝)
中底部分明顯比前掌鞋面闊。(區嘉俊攝)

Facebook專頁 : 賣文說跑

秉承「接龍」概念,跑手接龍將集合各路跑步手,並會定期舉行跑步活動,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連結起來!如果你也熱愛跑步,歡迎一齊來跑出生活平衡點!即加入跑手接龍Facebook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