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龍二・99】生活跑手・跑步有萬千因由 也可以很簡單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跑手接龍」用接龍方式連結跑手,先是連結受訪者,繼而組隊參賽、成立跑步群組,再辦跑步活動。
每名「跑手接龍」受訪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記者整理訪問資料後,以受訪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
上期「3年跑手」余顯華留給「生活跑手」溫耀昌的話是:「除咗叫你跑之外,我諗唔到仲可以講咩。」

跑步是爭冠 又是自我突破

1500米的比賽,我曾躋進香港青年頭十,要是我的心態像余顯華,該會渴望打破港績。可是,我沒有這種雄心壯志,只是找到喜歡和適合的感覺,就是這種感覺,驅使我由1500米跑到馬拉松,十多年都沒有停步。

初次半馬拉松成績是1小時15分鐘,感想是跑步確是很適合我,但談到距離長一倍的馬拉松,我還是搖頭說不。誰料,十多年後的今天回頭一看,馬拉松才是伴我最久的項目。

比賽第二,友誼第一。(受訪者提供)

跑步是運動 也是取捨

2009年,賴學恩稱霸香港馬拉松,我推算自己與他實力相近。為測試實力,所以初試馬拉松,成績稍遜預期,時間是2小時42分17秒,我歸咎於經驗不足。

大概跑手們都覺得自己有進步空間,才會跑完一次又一次。2013年,我刷新年個人最佳時間,時間是2小時30分57秒,不俗吧!可是,最辛苦的一年都做到佳績,空閒點該能跑快1分鐘,踏入2小時20多分鐘的境界?因此,近年自願減薪一萬元,由安全主任轉為文職,保留更多體力和時間練習。

代表香港出賽。(受訪者提供)

跑步是鍛煉肉體 亦是意志之戰

安全主任要做什麼呢?如果地盤有8棟30層高的大厦,我就每天行2棟,由地面行樓梯到頂層,再在地盤四處走,照顧受傷工人。地盤危機處處,1000人在這環境工作,實在是工傷停不了。同事愛說「你是跑手,不會感到疲倦吧」,他們對跑手實在有誤解,跑手是不用帶安全帽、著安全鞋和攜帶安全帶走上走落的。

我的馬拉松訓練,重質更重量,早晚各一課是常事,但每天最少會汗滿3件衫的地盤工作實在令人太累,晚間走到運動場,用水準以下的配速都會有心無力,堅持全憑意志。

上班要帶安全帽。(受訪者提供)
去台灣與張嘉哲(左3)練跑。(受訪者提供)

跑步是一個人 又是一群人

我曾被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召到香港體育學院,與當時最高水平的跑手一起跟隨「Coach Paul」練習。Paul是一名很正面的教練,他會不停稱讚和鼓勵運動員,讓運動員有自信做得更好。在他麾下我們互相當配速員,大家各有強項,所以能互相推進。推進的不單是成績,還有友誼,一班人最愛跑後一起吃飯。

後來,Paul回到美國並在大學授課,我都有到美國考取田徑教練牌照。上課20小時,應付英文未算最辛苦,適應時差才是。完成課程,我就走到Paul執教的大學和上他授的堂,更住在他的家一周,與他的學生一起練習,跑在河畔與森林,他就會在河畔踩單車支援我們。

右邊就是Coach Paul。(受訪者提供)
前往美國與Paul的學生一起跑步。(受訪者提供)

跑步是生活

我跑過3屆亞錦賽,但跑了十多年,不一定要追求時間和爭鋒,現在我的目標是230,下一個目標可以是六大馬拉松或7日跑7場馬拉松。

逢周一到周五下班,我不是練跑就是教跑,周六和日又怎會不跑?朋友問跑步對我來說是什麼,我有很多答案,但簡單來說就是生活吧。

跑步是一個人也是一班人。(受訪者提供)
與學生們參加比賽。(受訪者提供)

「跑手接龍」用接龍方式連結跑手,先是連結受訪者,繼而組隊參賽、成立跑步群組,再辦跑步活動。每名「跑手接龍」受訪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記者整理訪問資料後,以受訪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

秉承「接龍」概念,跑手接龍將集合各路跑步手,並會定期舉行跑步活動,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連結起來!如果你也熱愛跑步,歡迎一齊來跑出生活平衡點!即加入跑手接龍Facebook群組

01跑手Maverick Facebook專頁 : 賣文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