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Zara?快時尚Shein三日抄一個款 美國App下載卻更勝Amazon

撰文:張榮熹
出版:更新:

【抄襲疑雲】互聯網的發達,的確為人類帶來不少方便,然而過份的倚賴和氾濫,卻往往為人類的智商或價值觀迎來不良影響,即便是對文化創意界別的知識產權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

話說最近一位美國新晉時裝設計師Bailey Prado,於品牌官方IG上不忿地帖文,指有網民告知,其個人招牌的貼身毛冷針織衫創作,正被來自中國的人氣快時裝品牌Shein,以近乎一式一樣的姿態被瘋狂抄襲。Bailey Prado定價介乎95至300美元的設計,Shein卻竟然以20美金甚至更低的價錢出售,叫人難以置信。

Bailey Prado IG高調發文指控。(Bailey Prado)
是抄襲定還是如有雷同?讀者自己心裡雪亮。(Bailey Prado)

被盜取的設計包括Bailey Prado人手編織的Bandeau胸罩、短褲、短裙及長裙等等,數量多達45件之多,而Bailey Prado也細心地將每件原作和抄襲品,發佈上IG以作對比證明(每張圖的左邊是Bailey Prado原裝設計,右邊則是Shein出品)。只見兩者作品的式樣、細節、用色和剪裁都十分相像,稍為不同的,就只是Bailey Prado所用的毛冷較粗大,而Shein的版本則較幼細而已。

連「穿窿」位的佈局都一樣。(Bailey Prado)
+1

面對Bailey Prado義憤填膺指控,Shein並沒有正面回應,也沒有主動聯繫Bailey,卻偷偷摸摸地將部份涉嫌抄襲的商品悄悄下架,變相間接承認有盜取人家設計。可惜「誰大誰惡誰正確」,哪怕Dazed還是Diet Prada等知名時裝媒體已路見不平高調去報導事件,但熟悉法律事宜的人士亦已告知Bailey Prado,像她這種小規模公司,如要去撼動Shein這些國際大財團,根本就是以卵擊石,這個道理,放諸在H&M及Zara這些同類快時尚巨頭身上,道理亦然。

連外國權威時裝媒體都有報導。(DAZED)
Bailey Prado本人,來自美國洛杉磯,主打針織服。(Bailey Prado)

面對這種一籌莫展,難怪Bailey Prado也只能夠在IG上慨嘆一句:「What has been my whole life for the last 3 years, is now sold to millions of Sheins consumers that will never know about me。」過去3年嘔心瀝血設計出來的作品,卻被Shein多謝都無一聲,便「致敬」再賣給數以百萬計的客人,Shein自己就名利雙收,Bailey Prado的名字卻完全無人知曉。這種對原創者、對知識產權的蹂躪與踐踏,在時裝業界每天都在發生,我們也有意無意地貪便宜購買了這些東西,成為幫兇。

Shein官網,產品通通「平到喊」。(Shein)

那麼這個Shein究竟何方神聖?香港人認識者也許仍不多,但這家來自中國南京的快時裝公司,現在於美國卻人氣極盛,估值超過$3,000億,IG粉絲人數多達2,128萬,更擊敗了Amazon,成為美國當前下載量最高的Shopping App,而且遍及多個國家,普及程度絕不下於TikTok。

Shein在內地自設的製衣廠房。(Shein)

據資料所示,Shein於2008年創立於南京,以國際B2C快時尚電商平台的姿態屹立於世,主打自家服飾為主,也有少量藝術家聯乘合作系列。之所以能夠成功上位,主因有二:一是Shein由蒐集資料到製作成衣的速度極快。須知道國外許多快時尚品牌,均會外審商品到其他國家的工場製造,物流方面的時間成本可不算少,然而Shein卻於內地自設製衣工場,中國品牌中國製造,物流運輸方面可謂省時省力。以往Zara由取材、設計、下單再運輸至舖頭上架,每每需時一至兩個月,已經是很快速了,現在Shein卻能於一個星期內便全部完成上述工序,完全能夠體現出「中國製造」的速度和效率。但問題來了,一件衣服由設計靈感到研發製作,真的有可能在數天之內就能夠完成嗎?答案當然無可能,如是者挪用其他設計師品牌的設計,就很可能成為慣常技倆,今次Bailey Prado之故事,只屬冰山一角。

Shein IG粉絲人數多達2,128萬,絕對是一間很有潛力的企業。(Shein)

另一個Shein成功因素,當然是超低廉的售價。當大家以為20美金一件衣服,對於Fast Fashion品牌來講,已經是合理價錢之際,Shein卻有本事將產品定價壓縮至12美元一條裙子,甚或至3美金一件上衣。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或許是「抵到爛」,但好像Bailey Prado這些默默耕耘,努力開發原創款式的設計師,卻因為要將設計成本計算在內,故產品定價定必比Shein的昂貴,而在市場價格上難以競爭,最終願意用心設計或加入行業的有志之士,只會愈來愈少,到最後損失最大的,不正是消費者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