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嚴打非法移民 港人Carol被捕後獲釋 揭移民政策千瘡百孔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全國高調針對非法移民執法,引發多地發生示威騷亂。有美媒報道指,在中部密蘇里州(Missouri)一個人口僅1萬人的小鎮,當地居民在去年大選有80%投票支持特朗普,惟他們最近卻對其強硬的移民政策感到內心矛盾;因為一名來自香港,備受當地街坊愛戴的女侍應兼三孩之母Carol Hui捲入其中。
外界有聲音質疑,這名港人移民移居美國20年,依然未能取得合法身份,事件反映美國積重難返的移民政策。
4月底,Carol Hui(中文名許明莉,又名Carol Mayorga)被捕,當地居民和市議員其後發起聯署,呼籲政府釋放她,最終她在6月初獲釋。紐約時報報道,其律師Raymond Bolourtchi表示,她已根據一項聯邦移民計劃獲釋,該計劃為部份國家及地區的「非法移民」提供「臨時避風港」(temporary safe haven)。透過「延期強制離境」,Carol暫時能夠留在美國,但並不能保證她在美國的未來。
在美國生活20年 仍未能獲得合法居留身份
綜合外媒報道,Carol於2004年2月2日持非移民簽證(如旅遊簽證)從香港入境美國,當時她年約24歲,為了逃離其母親的虐待。根據法庭記錄,因其母親重男輕女,令她在香港長期遭遇母親的身心虐待,包括被燒傷、限制飲食和被辱罵等。
Carol在簽證過期後非法逗留美國,並於2008年11月10日收到移民局的遣返通知。她隨後申請政治庇護、限制遣返(withholding of removal)以及《禁止酷刑公約》(CAT)保護,聲稱若返回香港將面臨母親的威脅。然而,她的庇護申請於2014年被拒,原因是移民法官認為她已成年,能過獨立生活。
現年45歲的Carol,過去20年來一直住在肯尼特,在當地建立家庭,同時打兩份侍應工,還兼職幫人打掃房子。她育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分別為14歲和12歲,還有一個7歲的女兒),他們皆為美國公民。
每日早上,她都會在一間名為約翰窩夫及煎餅店(John’s Waffle and Pancake House)的餐廳工作,端上核桃窩夫餅,與顧客擁抱打招呼,閱讀顧客留下的報紙來提高英語水平。肯尼特市議員德萊(Lisa Dry)表示:「小鎮上每個人都認識Carol。」
肯尼特小鎮居民傾力營救
4月30日,Carol被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 (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ICE)拘捕後,約翰窩夫及煎餅店的員工都十分關注她的情況,並動員社區民眾為她打氣。她的同事們組織了一場「Carol日」籌款活動,在每張餐桌都貼上呼籲釋放她的請願書,並將服務員的襯衫換成了黑黃相間的T恤,上面寫着「帶Carol回家」。
經營這間餐廳的Liradona Ramadani表示:「這場營救行動需要全村人的共同努力。」
Carol的代表律師Bolourtchi則指:「如果沒有整個社區的支持,其當事人永遠不會獲釋」。報道指,在Carol於6月2日獲釋當日,她的一位鄰居駕車四小時來到關押她的監獄,接她返回肯尼特小鎮。
著名歌手Sheryl Crow發文力撐Carol
事實上,這位港人移民的故事不但打動了她社區的民眾,就連同樣來自肯尼特的著名歌手Sheryl Crow,亦在其社交平台撰文為她打氣。
美國民謠歌手Sheryl Crow穿上「帶Carol回家」的T恤聲援Carol:
Sheryl Crow表示:「我正從家鄉開車回納士維(Nashville),之前一直在肯尼特探望父母(肯尼特是本文中提到的密蘇裡州小鎮,也是Carol的故鄉)。看見我的街坊支持他們社區裏的一員,我感到很欣慰。」
Sheryl Crow指她並沒有具體答案。她只知道現在美國每個小鎮都有很多像Carol這樣的人,「他們是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好人,他們有交稅、養育子女、為社區做貢獻、積極參與教會活動;而他們的孩子現時卻害怕父母無法回家。」
Sheryl Crow最後呼籲:「或許我們政府的公務員,可以為那些在這裏生活了幾十年、交稅及為社區做貢獻的人開闢一條更輕鬆的出路,而不是不把他們當人看待,甚至把他們視作強姦犯、毒販和罪犯。」
Sheryl Crow的話語,或者能夠解釋為何美國有不少民眾傾向同情已在美國生活多年的非法移民,其言論也明顯在回應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過往「仇視」非法移民的觀點;特朗普曾多次指非法移民問題猖獗,很多人都是「強姦犯、毒販、罪犯」,甚至在沒有提供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指控來自海地的非法移民「食貓和狗」。
美國積重難返的移民政策 衍生大量非法移民家庭
誠然,美國的移民政策一直為人所詬病,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局面。據美國移民改革聯合會(Federation for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今年3月發布的數據,估算美國現時國內有1,860萬非法移民,比2013年的1,170萬人大增近700萬人。
在美國,尤其是近期爆發大規模示威的加州,大量非法移民長期默默耕耘,像Carol一樣,打幾份工,只為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獲得比自己更好人生,同時為經濟作出重要貢獻,特別是在農業、建築、清潔、酒店、餐飲等低薪和勞動力密集行業,已成為當地社會重要的一部份。
這批非法移民早已在美國「落地生根」,在當地組織家庭和生兒育女,其子女也在美國出生,自動獲得公民身份。現時,特朗普政府「高調執法」,嘗試強行驅逐這些家長,將會導致大量家庭破碎,仍然在學的子女頓失依靠。
過去數十年來,非法移民對美國社會和經濟的貢獻受到社會認同,美國有不少地方政府都對此採取「默許」或「寬容」的態度。加州更長期實施「庇護州」(sanctuary state) 政策,限制地方執法部門與聯邦移民部門合作,嘗試保護非法移民避免被驅逐。
然而,主打強硬移民政策的特朗普一意孤行,無視上述的現實問題,對這些「弱勢」的非法移民實行一刀切的處理方法。
ICE近日的高調執法,強行進入學校、教堂等,直接進入餐廳、工廠和連鎖商店等進行拘捕,被捕人士不乏為養家、辛勤工作和無犯罪紀錄的「良民」。這與特朗普競選時強調,只會驅逐那些「罪犯和幫派成員」的非法移民的政綱背道而馳,難怪會招致民眾的反彈。
因為美國人普遍同情這些在美國生活多年,努力工作有交稅,與社區早已產生感情和聯繫,像Carol一樣早已融入當地的「移民」。
Carol的故事尚未完結,她接下來仍須在6月25日向美國移民局報到。從她的故事不難看到,特朗普的強硬移民政策,已經在撕裂美國社會,而像她一樣備受美國人同情的悲慘遭遇亦勢將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