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傭經濟・一|疫情下的外傭姐姐 撐起國家經濟生命線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香港近日出現外傭荒,在僱主爭人的情況之下,部分外傭薪金都水漲船高。疫情重創多國經濟,發展中的東南亞所受衝擊更甚,許多在港菲傭肩負着供養家庭的責任,成為了國內失業親人、甚至國家的經濟生命線。
這負擔又把許多外傭推向債務陷阱,疫情前已經存在的個人經濟問題進一步惡化,儲夠錢回家的日子,似乎更加遙遠。
【此為外傭經濟專題報道之一】

一個多小時過去,Juve(化名)眼前擺放的塑料水杯仍是滿的。除了中途靜靜傾聽問題、或是時不時仰起頭、努力在腦海里思考正確的英文表達之外,專注於採訪的Juve連一口水都沒顧得上喝。

儘管在初識的人面前顯得有些拘謹、內向,她自認是個開朗、樂觀的人。即便如此,卻也有沉默寡言、少有笑顏的時候。僱主察覺到她的不對勁,她這才向他們坦白。Juve說,丈夫從事旅行業,疫情一開始,他就徹底失去了收入,家裏大大小小的支出、貸款都要靠自己的工資和此前家裏的一點存款。「疫情以前我跟我丈夫各負擔一半,包括支出和為家裏的存款。現在我要承擔雙倍的壓力。」

國內經濟受挫 外傭壓力驟增

菲律賓統計局(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數據顯示,2020年4月,菲律賓失業率從上一季度的5.3%一下子飆升至17.7%,730萬人處於失業狀態,創下歷史新高。國內人口的失業,使得許多家庭的經濟負擔都落到了在外傭工身上。

根據外傭慈善機構Enrich和僱傭平台Helper’s Choice今年5月至6月間進行的一項調查,近70%的外傭在疫情期間個人財務受到影響,43%的受訪外傭被迫增加了匯款回國的金額。

2021年3月11日周四,菲律賓馬尼拉,一隻貓穿過一個村莊的空街道,該村莊由於居民中COVID-19病例的數量而被封鎖。(AP)

全年來看,菲律賓的GDP下滑近10%,為1947年以來最甚。當中,佔國家GDP六成的服務業和佔三成的工業部門均遭受重創。與此同時,在大量菲律賓海外勞工(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 OFWs)亦因就業國經濟不景氣而失業的情況下,亞洲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普遍預測,作為菲律賓經濟生命線的海外勞工匯款亦將大幅降低。然而,菲律賓中央銀行不久前公佈的數據卻證實,海外勞工匯款總額僅縮水0.8%,維持在近300億美元之高,相當於同年GDP總額的8.2%。

疫情初期,Juve家裏的經濟情況還不算太緊張。除了日常花銷,主要的支出來自兩年前丈夫貸款買的一輛中型旅遊巴士,也是一家六口一半的經濟來源。儘管家人縮衣節食,但三個女兒、母親加上一位表親的生活所需畢竟不少。

Juve以往在給家人的匯款和存款之餘,還能剩下40%左右可供她自由支配的花銷,她用來給自己添置衣物、給家裏的三個女兒買些巧克力之類的零食等寄回去。如今,她每月只把5%的收入花在自己身上,為了省錢,休息日連門也不出。

不少外傭週末放假時喜歡相約同鄉聚餐(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即便如此,到了9月,存款還是見底了。

電話的另一邊,丈夫開口請她幫忙在香港借貸,「他不想失去那輛巴士。」Juve自然能明白。但來香港之前,她聽到過太多菲傭在港借貸後無法脫身的故事,也知道絕大多數的僱主都不允許她們在外借債,但再三考慮後還是下定了決心。「我們無法想像,如果我們沒了這輛巴士,我們怎麼開始重新營生呢?」

債務問題加劇

為在港外傭提供金融教育的Enrich的通訊經理Zamira對《香港01》表示,疫情之下,外傭面臨的最大挑戰為債務問題,「這是疫情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問題,但如今(因疫情)惡化了。」也因不少外傭的需求,Enrich正籌備在八月試行首個為外傭開設的債務管理項目。

太多外傭遇到債務和財務問題,但卻沒有能夠求助的對象,她們沒法傾訴自身的財務問題、了解如何能擺脫甚至永久性的擺脫債務。
Zamira
週日,逾千名外傭環繞球場排隊輪候新冠檢測。(李澤彤攝)

根據香港的《放債人條例》,債務公司最高可向借債人收取48%的年利息,如果借債人擁有不良借貸記錄,或因其他原因被視為高風險借債人,則可被收取高達60%的年利息。Zamira稱:「這樣你就明白,(對於外傭而言)為什麼借來的債款很快就能急劇增長以至於失控。」

無就業增長的經濟發展

和很多遠赴異國的菲律賓傭工一樣,Juve為了讓大女兒讀好大學而來到香港。在菲律賓,作為一家建築業公司普通職員的她只能賺到在香港薪水的一半,還不算個人所得稅等各項扣款。而當外傭則連日常吃住的成本都解決。

新冠疫情來臨之前,菲律賓經濟實現長期穩步、快速發展,在2010至2015年間達到6.2%的年均GDP增長,但這卻沒有轉化為高質量就業機會的增加。

2021年4月2日,在菲律賓奎松市(Quezon),當政府實施嚴格封鎖以防止冠狀病毒傳播時,駕車者穿過一條幾乎空無一人的聯邦大道。在耶穌受難日,亞洲最大天主教國家最莊嚴的節日之一,主要的高速公路和道路出奇地安靜,在首都馬尼拉和四個邊遠省份禁止宗教集會後,教堂也被遺棄了。(AP)

從事菲律賓海外勞工問題研究數十年的社會學學者Mary Lou Alcid解釋道:「在我們的國家,經濟增長是由消費所驅動的,所以是一種無工作機會的增長(jobless growth)。」她稱,海外勞工的匯款亦在驅動增長的消費活動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縱觀菲律賓的經濟結構,佔GDP近60%的服務業無疑是國家經濟的支柱,僱傭了全國56%的勞動力,當中最主要的,則是以英文呼叫服務為代表的外包經濟(BPO),其後則為貢獻10%GDP的旅遊業,前者的工作崗位尤其以低人工、低技術要求為特徵。

Alcid表示,香港外傭的最低工資要遠高於菲律賓的普通職員 。

除非你學業表現異常突出,來自國內頂尖的大學。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畢業以後很難找到一份月薪超過20,000披索(約合3,100港元)的工作。
社會學學者Mary Lou Alcid
菲律賓經濟增長速度在東南亞國家中名列前茅,但貧窮和收入不均問題卻未見改善。(Getty)

依靠外勞輸出 何時是盡頭?

儘管菲律賓政府堅持外勞輸出並非國家發展策略,但藉此解決國內經濟和就業問題幾乎是幾十年來的傳統。

從七十年代經濟困難期頒佈勞工法案、設立一系列國內外機構處理外勞事務、保護其權益,到2001年,國家在嚴重失業問題下,在國家經濟發展計劃中將外勞稱為「國家勞動力的合理選擇」、並制定四大策略來促進海外勞工的就業,直至今日,海外勞工以逐步增長的匯款金額,支撐着國內經濟和民生。前總統阿羅約夫人(Gloria Macapagal Arroyo)所承諾,讓移民工作不再是必須,而只是民眾的選擇,至今未能實現。

Alcid稱,眼前這屆政府也時不時說,期待着有一天菲律賓人不會再被迫移民,但她認為這些都只是政府的語言偽術:「現實中並沒有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計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