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少女曬500元「名牌」小CK袋遭網暴 反思消費升級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早前,新加坡一名17歲女生在TikTok上分享父親買給她的Charles & Keith包包,興奮地說這是她第一個「奢侈品包包」,隨後在網上掀起兩極化留言。有人酸她不知道什麼才算奢侈品包包,也有不少網友力挺她;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也說「父母的禮物無價」。

20多年前念中學時,也有一次類似的經歷。爺爺送了一支星辰(Citizen)手錶,我當時如獲至寶,覺得比各種青少年電子錶高級多了。沒想到有一天在學校不無驕傲地說起這支「名錶」時,卻被老師潑了冷水。老師並無惡意,但她的那句「這可不算什麼名牌」如當頭一棒。長大後,粗淺地「遠觀」名錶的大千世界,也終於明白原來名字越難讀的越不可「褻玩」。回想當年的自己,的確無知,但隨着年歲增長,也越發感懷那份無知。

到底什麼才是奢侈?不同人因為成長經歷、財力、審美、處境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同一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奢侈品」是物質,「奢侈」是感覺。沒有人有資格對他人的奢侈品頭論足,也只有自己才最了解奢侈的感覺。嚴格來說,80新元的包包不符合大眾對奢侈品的客觀認知,但如果能帶來奢侈的感覺,它就是主觀上的奢侈品。別讓貧窮限制了想象,也別讓富裕侵蝕了心靈。

新加坡17歲女生在TikTok上分享父親買給她的Charles & Keith包包:

不久前和同齡人聊天,發現大家在剛入職場前幾年,都曾在物質消費上「迷失」過。一些櫥櫃裏至今仍未斷舍離但幾乎從未使用過的名牌衣物,當初都自以為是物有所值、可以一輩子「spark joy」(讓人怦然心動)的珍品,結果沒幾個能真的一直給你那個火花。即便是頂尖名牌,也絕非隨便一個產品都能經久不衰且百看不厭。

不是那些名牌貶值了,而是看過物質上的萬花筒,領悟到真正的奢侈都和金錢無關。奢侈不是設計師的衣服而是漂亮的身型,不是三星米芝蓮而是敏感的味蕾,不是頭等艙的機票而是說走就走的旅行,不是千萬豪宅而是採光良好的內心。

轉眼一步步邁向中年,一些人的財路徹底打開,各方面消費升級;一些人迅速累積了財富,卻仍生活簡樸;一些人穩紮穩打,偶有鋪張,但也開始享受平淡;一些人遭遇變故,在精打細算中重新學習生活。

新加坡有一位17歲少女早前在社交平台興奮地開箱由父親送贈、價值$80新加坡幣(約$500港幣)的 CHARLES & KEITH 手袋!(TikTok@zohtaco)

還有一種奢侈叫憧憬。近年來在年輕人中流行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富自由,提早退休)運動,正是以在日常生活中拒絕一切奢侈,長達十幾二十年節衣縮食,來換取40多歲就能不再工作的自由。

說回TikTok的女生。她和父親已受邀和Charles & Keith創辦人共進午餐。這也算是給事件畫上了一個挺圓滿的句號。才17歲的她,手中最大的奢侈品是青春。如果她的「炫耀」不是開啟追求名牌的路,而是永遠感念父母的心意,她將擁有任何名牌無法帶來的幸福。如果這只是追求的開始,所有的快感終將破滅。也希望未來有一天,當她的奢侈品字典變得更加豐富,也不會忘記此刻的這份興奮。

真正的奢侈,是不追逐。真正的美好,是不遺忘。

作者王舒楊是《聯合早報》數碼內容主任,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原題為《什麼才是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