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晶片】《黑鏡》記憶重播技術會否成真?馬斯克這樣回答

撰文:狂丸研究所
出版:更新:

SpaceX的CEO馬斯克(Elon Musk)在去年曾向世界展示過他的腦機接口計劃:將一種可植入晶片放入大腦,讓人們可以用意念控製手機或電腦。而今天,它的最新版本來了,僅有硬幣大小。不過目前被植入晶片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頭名為Gertrude的小豬。

對比一下去年參與試驗的小老鼠,你會發現明顯的差別。小老鼠腦袋上有東西,但小豬身上除了活潑好動看着好吃外,看不出來任何手術痕跡。事實上這次公佈的設備很難再被直觀的看到,不光是因為小巧,還因為它不再需要外部設備,一個小「硬幣」就搞定了,看着有點科幻的感覺了。

【相關圖輯】馬斯克的三隻小豬:展示晶片植腦成果 踏出「人機合一」新一步(點圖放大瀏覽):

+1

關於他的腦機接口,狂丸之前和大家介紹過。馬斯克為了開發「連接人類和電腦的腦機接口」,曾在2016年搞了一家名叫Neuralink的公司。而他們的想法簡單理解,就是在頭骨中安裝晶片,然後把大腦和它連起來,大腦的訊息在經過處理後會通過無線技術傳遞到其他設備。實現所謂的「人機互聯」,用意念控製手機。

當時的設計是晶片在內部,然後耳朵附近會放置一個小模塊作為外置設備。現在經過一年的努力,Neuralink將原來的設計徹底簡化了。馬斯克的想法很簡單,盡量不讓這種腦機接口在外觀上有別於正常人,而現在的設計基本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它的尺寸僅有23mm乘8mm,不僅合適嵌入頭骨,而且可以隱藏在頭髮下,不被其他人察覺。另外充電不是問題,方式和現在的手機無線充電很相似。

同時,給晶片做植入手術的機器人也更新了,之前看着像是刑具,現在更具科技感,也更為圓潤。手術過程包括打開頭皮,取出一塊頭骨,植入「線狀」的電極與晶片,然後關閉切口,聽着還是有點頭皮發涼。但在馬斯克的描述中,科技的力量或許會讓你稍感安心。那就是手術非常快,手術機器人可以全自動一條龍服務,效率很高,全程小於1小時,基本早上進醫院,下午就出院了。會上,他還展示了向腦部插入電極的過程,植入時可以做到避開血管,很細節。

那這次腦機接口設備的實戰效果如何?接下來的環節中,馬斯克放出了三頭小豬模特作為展示。第一頭快樂小豬,體內沒有植入任何物品;快樂小豬2號,在過去被植入過,但後來移除了,不過行為上和1號看不出區別,能吃,好動,馬斯克表示這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腦機接口是可逆的,如果植入後需要移除,將不會產生負面影響;而主角則是小豬三號,名叫Gertrude,牠在兩個月前被植入了晶片,現在依然活蹦亂跳,有網友稱其為賽博朋克豬。和其他豬不同的是,牠體內的晶片正在工作。每當Gertrude的口鼻觸碰到物體時,就會有訊號嗶嗶作響。據介紹,這是因為植入的晶片與牠的口鼻部的神經元相連,所以牠用鼻子觸碰物體後,電腦會接收到訊號。不知道被植入晶片的牠會不會夢到電子小羊,或者機械佩奇?

【相關圖輯】史上首次 私人宇航機構SpaceX成功將兩名太空人送上太空站(點圖放大瀏覽):

+11

除此之外,馬斯克表示FDA已經在7月指定該設備為「突破性設備」,並得到人體實驗的允許,或許下次就會有真人出鏡。不過未來參與試驗的人員可能並不會是普通人。據介紹,Neuralink會先將這項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也就是初期的使用者將會是一些因為大腦或者脊髓損傷,而失去行動能力的截癱患者,他們會招募少量志願者,在足夠安全的條件下對此進行試驗治療。而在費用方面,馬斯克表示初期必然會很昂貴,但未來有可能會把價格降到幾千美元。

其實關於腦機接口的研究已經出現了很久,一些設備已經可以讓患者調動機械臂做出動作。但目前看來,Neuralink的設想似乎更具便捷優勢,也更接近大家對未來的幻想。當然,除此之外,馬斯克本身也很擅長描繪更具科幻色彩的「餅」。在後續的採訪中,他還提到了更多腦洞。包括可以實現心靈感應,也就是利用腦機接口,人們可以通過思考進行交流。換言之,這種交流將會超越文字和語言。還有人詢問是否可以存儲記憶。而他覺得儘管聽起來很像是《黑鏡》,但未來記憶可能不僅可以存儲,上傳,甚至還能恢復記憶。或者最終可以下載到新的主體或者機器人的身體。

這些想法結合產品演示,頗為鼓舞人心,讓人們對未來充滿渴望,但也有人對這類想法表示擔憂。例如有網友指出,人類可以通過晶片控制外部設備,那麼外部設備有沒有可能反過來影響大腦?包括影響情緒,操控慾望等等。記憶如果能存儲,會不會意味着有偷盜?另外記憶上傳這個腦洞也有很多道德問題,像是記憶篡改,思想鋼印,或者一些人會達到數字永生,會不會形成知識壟斷。

不過顯然,那一天距離我們其實還挺遙遠,Neuralink還有不少技術問題有待解決,像是如何確保該設備能夠在大腦中十幾年使用而不被腐蝕。另外,其他公司的非侵入式的設備也在發展,相比在腦殼上開洞,在原裝大腦的基礎上用意識操控電腦似乎更具吸引力。不過在馬斯克心中,這個設備最重要的目標或許還是實現他「與人工智能共存」的想法,避免人類在未來被更聰明的人工智能毀滅。嗯,細思極恐了。

可隨時重播或刪除記憶的裝置、大腦感覺轉移……點圖重溫《黑鏡》眾多引人反思的未來技術:

+18

【相關圖輯】清醒夢:從夢境滿足現實慾望 知夢控夢方法原來好簡單(點圖放大閱讀):

+7

【本文獲「狂丸科學」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kuangwa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