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兩會」前瞻 中共為後疫情時代開什麼藥方?

撰文:范曉鵬
出版:更新:

上周五(5月15日),中共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這意味着中央高層地方考察結束後,中國年度政治大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兩會)即將拉開帷幕。
這次全國「兩會」本就意義重大,加之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令中國的內外部環境惡化,「擾亂」了既定的政治節奏,並刺激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劇烈而深刻的變化,因此分外引人矚目。人們好奇在當下時節,中共將如何判斷形勢,又將為應對當下國內外困境開出什麼「藥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擬照慣例於3月初召開的全國「兩會」不得不把會期一再推遲,亦令今次「兩會」無論從召開時間還是會期長度都創造了近年的「新紀錄」。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國人大會議將會縮短會期,並且不會邀請境外記者臨時來京採訪。圖為去年全國人大會議的情況。(中新社)

非常時期非常「兩會」

4月29日,十三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鑑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適時召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條件已經具備」,決定將此次全國人大會議推遲至5月22日在北京召開。與此同時,中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十五次主席會議,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於5月21日召開。

這是中國近三十五年來首次推遲全國「兩會」的召開時間。根據公開資料,自1985年開始,為了便於對年度工作報告、預決算、國民經濟計劃等進行年度審查,同時又避開春節假期,「兩會」基本形成了每年3月份開幕的慣例(僅全國政協八屆五次會議在1997年2月27日開幕)。

有關此次兩會的會期,中國官方至今未公布。不過,根據各方消息,會期將由10天左右縮短到7天。上周五,原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現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張業遂披露,為了應對疫情,此次人大會議會考慮適當縮短會期,不再邀請境外記者臨時來京採訪,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代表通道」、「部長通道」等採訪活動也將適當精簡。

可以想像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政治生活的影響。然而,此次非常時期召開的「兩會」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疫情的爆發對內地公共衞生安全體系和全國應急機制敲響了警鐘,這是中共頂着疫情反彈壓力不得不推遲召開的一次特殊背景下的中國「兩會」。目前,雖然中國政府已經宣布全國由應急防控轉入常態化防控時期,但黑龍江、吉林的聚集性疫情反覆仍然不可輕怠。

疫情的爆發對內地公共衞生安全體系和全國應急機制敲響了警鐘,這是中共頂着疫情反彈壓力不得不推遲召開的一次特殊背景下的中國「兩會」。(資料圖片)

其次,對中國來說,2020年注定是一個充滿困難、充滿挑戰的年份。2020年是中共兌現脫貧攻堅戰承諾,並奠定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年份,也即是說,中共要在2021年將全面小康社會變成現實,這事關中共執政聲譽甚至合法性。然而,中共十八大之前,中國經濟增速已經呈現下滑迹象,近年疊加經濟轉型升級、淘汰落後產能及加大環保力度,中小企業處境困難,經濟活力大為受損,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這一切雪上加霜。

除了國內問題重重之外,中國的外部環境也極不樂觀。世界政治經濟近年本就處於劇烈的深度調整中,尤其是因為中美之間不可逆轉的競爭性日益突顯,當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幾乎所有國家,數百萬人「中招」,包括西方主要大國在內,數十國家一度宣布一切「停擺」……這一切刺激了潛在的國家矛盾,加速了國際局勢和國家關係的動盪與演化。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且麻煩不斷的世界。

中國如何「排雷」

在這次非常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中國究竟會出怎樣的牌呢?又有哪些「題目的回答」會在最終發揮影響力?

新冠肺炎的出現和蔓延或令全球猝不及防,包括中國在內,最初的應對抗疫措施均備受指摘,這促使各國政府檢討公共安全衞生體系和傳染病防疫與控制系統。

事實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擁有長期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習慣的國家來說,新冠肺炎無論源頭為何都警示了其危險性,迫使中國官方繼2003年沙士(SARS)疫情後再度強化禁止一切野生動物非法交易。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緊急通過了一份《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要求自公布日起立即執行。

疫情爆發初期,病患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當地曾有商戶售賣各種類別的野生動物:

商戶「大眾畜牧野味」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東區,其價目表顯示曾出售大量疑似野生動物。(微博)
+5

與此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披露,因為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禁食的法律規範限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存在漏洞,因此已將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納入日程,「兩會」或將優先處理法律漏洞,出台「史上最嚴」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這必然對民眾生活帶來不小影響。

此外,這次疫情會對中國公共衞生安全體系造成怎樣的衝擊?當年SARS疫情促使中國政府在全國設立地方疾控中心,也推動了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BSL-4實驗室)的出現,以彌補公共衞生安全體系的不足。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嚴重衝擊了這一既有的防控體系,而中國政府顯然在此過程中積累了若干較為有用的應對經驗,可資國外及未來借鑑。這次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有望給出官方的判斷。

其二,多重因素疊加下,外界最關注的應該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會如何化解中國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困局。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整個社會陷入停擺狀態,早已捉襟見肘甚至入不敷出的地方政府,卻要在稅源不足的情況下逆勢投入巨額資金應對疫情、推動「復工復產」,壓力可想而知。儘管國家統計局數據表示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降幅縮窄,其他重要經濟數據也在穩步改善,但今年第一季度錄得自1992年公布季度經濟增長數據以來的最低值(-6.8%),必然拖累全年,而疫後的市場恢復情況仍然受制於國內外局勢,不容樂觀。上周五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披露了不少資訊。在該次會議上,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一口氣「安排」了十個任務,其中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等,這些顯然為《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奠定了基調。

其三,過去一年台港兩地的環境變化也有可能體現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中。台灣方面,蔡英文幾乎毫無懸念地連任總統,預示着兩岸關係難以逆轉的惡化。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齟齬持續,尤其是在新冠肺炎期間圍繞新冠病毒命名、台灣無償捐贈美國口罩卻對大陸無動於衷,以及台灣試圖重返世界衞生組織等議題上。

若拉長視線來看,從2016年蔡英文登台開始,兩岸關係便成「倒退」之勢,但對於中共來說,統一不僅是必選項,而且也到了拖不得的地步。2017年秋,中共十九大實質上拋出了統一台灣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去年1月2日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習近平更是透露「統一後」時代的台灣安排。近年,北京在民間交往、外交和軍事上祭出不少動作,包括蔡英文在內的明眼人恐怕早已看到勢不可轉。

從2016年蔡英文登台開始,兩岸關係便成「倒退」之勢。蔡英文成功連任,全國「兩會」必然會做出新的安排。(資料圖片)

對台港料有新安排

至於香港,剛剛經歷反修例風波的重創,中央的姿態分外明顯,「積極一國兩制」從去年秋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直言「全面管制權」便露玄機。從近期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雙雙易主並調整關係架構、頻繁就香港事務發聲、主動挑起論戰便可以看出,屬於上個時代的陸港關係已不復存在。

在此背景下,蔡英文成功連任和香港反修例風波後首次召開的中國「兩會」必然會做出新的安排,不妨拭目以待。

此外,國際環境的惡化帶來的挑戰絲毫不比國內輕鬆。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喊出了「與中國脫離一切關係」,儘管人們不必太當真,但這突顯了中美關係「脫軌論」背後中國的外交困境。事實上,中美關係的惡化已經影響到了中美的全面對抗,從新疆問題、港台問題到南海問題,從「一帶一路」到貿易戰,再到新冠肺炎危機下的外交戰。

習近平聲稱世界面臨「百年大變局」,甚至遊戲規則也在變。這種挑戰不可能在一次會議中給出答案,但它可能提供中國的思考和應對方式。

面對新冠肺炎侵襲及內外環境惡化,中共會開出什麼「藥方」,即將舉行的全國「兩會」或會給出啟示。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公共衞生安全體系造成重大衝擊,預料「兩會」期間將會討論如何彌補不足。

上文刊登於第21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5月18日)《「兩會」前瞻 中共為後疫情時代開什麼藥方?》。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