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者解讀夏寶龍講話:香港國安關鍵是經濟安全 這是生死之戰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氣勢洶洶的講話,被形容為「戰鬥檄文」和「宣言書」,其中對美國的批駁尤其直接、強硬。

內地不願具名的港澳研究學者在接受《香港01》採訪時表示,雖然國安法落定後香港由亂轉治,但夏寶龍在講話中說要「始終保持清醒、引以為戒、警鐘長鳴」,還說「鬥爭並沒有結束」,「反中亂港分子並沒有被消滅」,這應該也是中央的一個基本評估,那就是安全問題要居安思危,不能有絲毫鬆懈。

夏寶龍講話開始即將過去十年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鬥爭形容為「最為激烈的10年」,「走過了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歷程」,並坦言,「香港社會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複雜。」「沒有安全哪來的香港由亂到治?沒有安全哪來的香港由治及興?沒有安全哪來的香港美好明天?」

特區政府今日(15日)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講座,除了夏寶龍透過視頻發表主旨講話,李家超及中央駐港機構的主管員工皆有發言(盧翊銘攝)

針對美國以往的干預和今次的關稅戰,該學者表示,美國最初想在香港搞顏色革命,想在國家安全漏洞上做文章,但現在經過五年,香港製定了國安法,還制定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確定了雙重立體的法律制度,而且運行效果良好。這一次美國關稅戰將香港也納進來,可見美國將內地和香港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雖然香港和內地是兩個經濟結算體系,香港還是零關稅的自由貿易港,但特朗普的招數就是要通過極限施壓來測試反應。

夏寶龍為何要在國安教育日發表氣勢洶洶的「戰鬥檄文」且點名美國?在該學者看來,夏寶龍作為港澳辦領導,要對美國關稅戰表態和發聲,同時這也是中央的判斷,那就是對美國的霸凌做出反應和回擊。「關稅戰我們能夠應對,但是關稅戰也會對香港企業包括經濟主體造成困難,夏寶龍也要對這些經濟主體喊話,給他們撐腰打氣,同時也給他們提醒,夏主任有一句話說的很重,『他不是要我們稅,而是要我們的命』。所以所有的經濟主體都要意識到,困難是暫時的,但美國對我們的打壓、遏制和封鎖,甚至想要把我們打回不發達的狀態,這是始終沒有放棄的目標。」該學者繼續補充說,美國提高對華關稅,只是手段,根本的目的要清楚。清楚了美國的根本目的,香港各界就應該明白,經濟波動是百年大變局中大家都需要去承受的一個結果,而且要跟國家一起闖過美國的關稅封鎖。

「美國想通過關稅戰打垮你,收割你,壓榨你,所以我們的立場要堅定,要捍衛我們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現在我們能不能保住發展利益,跟國家安全就連在一起了。過去我們這麼多年發展的成果,沉澱下來的財富,決不能被美國收割走。香港要和國家站在一起,應對美國打響的關稅戰。」

2019年,特朗普跟習近平在大阪G20峰會上會面。(Reuters)

在講話中,夏寶龍用三個「我們相信」對港府、工商界和企業家、香港社會各界喊話。在該學者看來,夏寶龍講話從是國家總體安全觀來談的,香港的國家安全很關鍵的一部分是經濟安全,經濟安全對香港的國家安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香港作為金融、貿易、航運中心,貿易跟關稅直接相關,同時也會影響到金融,比如關稅戰之後的股市震盪,不僅是工商業和企業家,香港社會整體都要承受股市的震盪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另外香港作為一座國際化城市,在世界經濟波濤洶湧的關頭怎麼來應對,特別是具體的經濟主體,確實要清醒。「因為這是一場生死之戰、命運之戰、前途之戰、未來之戰,每個經濟主體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關稅戰的『彈藥』,所以都要能撐得住才行,否則某個方面的失守就會帶來連鎖反應。」

最後,該學者還談到香港接下來的轉型,並表示「轉型是必然的」,有些產業要重新佈局,有些產業要跟內地聯動,比如創科產業跟香港的地位不太匹配。「美國拿關稅戰來威脅中國,威脅香港,其實也是逼着我們轉型。香港要想保持世界中的優勢和領先地位,一定要在產業佈局上下功夫,既與內地連在一起,也與世界連在一起,包括跟世界其他區域的合作,香港後續在連接全球的作用會更大,而不是淪為孤島。以往是全球的經濟格局在香港沉澱,現在是香港要跟國家一起來佈局全球,這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