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西安醫護接種後仍中招 香港專家詳解保護力疑團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近日,陝西西安市第八醫院隔離區一名醫護人員在接種兩劑疫苗後仍然確診新冠肺炎,事件引發市民關注疫苗的保護效力。
究竟陝西該醫護人員為何在接種疫苗後仍會確診?已接種疫苗人士有沒有方法檢測疫苗對身體有無發揮保護作用?《香港01》採訪了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及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解釋相關情況。

▼3月24日復必泰疫苗暫停接種 界限街體育館接種中心有市民摸門釘▼

+2

1)為何陝西醫護打了兩劑疫苗後仍確診?

許樹昌解釋,現時接種的第一代疫苗主要是減低有症狀感染風險,不能保證接種者不受感染,例如國藥疫苗聲稱的保護率為79%,因此接種者仍有21%機會受感染,但接種者感染後病情會變得輕微。梁子超則指,該醫護人員身處高危地方,更易受到感染。

此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提出有三種可能,一是雖然打了疫苗以後身體內產生抗體,但由於病毒感染是在呼吸道,所以體內的抗體對防止呼吸道感染不太有效;二是該名患者或屬於少數疫苗接種不反應者,疫苗不能使其體內製造抗體;三是患者有可能在接種兩劑疫苗後抗體濃度仍不夠,需要打第三劑。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資料圖片)

2)「中和抗體」是甚麼?它是否疫苗保護力的「黃金標準」?

「中和抗體」能阻斷病毒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直接阻斷病毒感染細胞。在評價病毒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後潛在免疫保護功效中,中和抗體常用作參考指標。許樹昌和梁子超均表示,檢測中和抗體水平是目前國際研究新冠疫苗保護效力的主流方法,但暫時未有國際公認標準。

國內外多家生物科技企業已研發出測試劑盒,可檢測體內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水平,聲稱可為疫苗接種者評估接種疫苗後的保護效力。不過許樹昌直言,檢測需在實驗室進行才準確,市面上的測試劑盒並不準確和可靠。

梁子超又指出,目前在科研上,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水平與免疫能力在人群上雖然有「正相關」的關聯性,但檢測中和抗體水平不足以證實個別人士有無足夠免疫能力。梁子超又指,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濃度愈高,意味免疫能力愈強,但暫時不存在「濃度足夠」的國際標準。

3)有沒有方法檢測疫苗保護效力?

許樹昌表示,如想知道打針後身體有沒有產生抗體,只有在大型醫院或實驗室進行檢測才可靠,但價錢必定很貴。市民接種疫苗後一般會產生抗體,除非市民是參與科研機構的臨床研究,他並不建議市民自行進行檢測,因為這是浪費金錢。

梁子超則表示,已接種疫苗人士目前沒有準確方法檢測疫苗對自身有無保護效力。將來有更多研究後,或許檢測抗體水平即可得悉疫苗對自身的保護效力。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資料圖片)

4)為何少數人接種疫苗後無法產生抗體?

許樹昌和梁子超均表示,只有很少數人接種疫苗後無法產生抗體。許樹昌解釋,根據疫苗的臨床數據顯示,接種兩針疫苗後有97%-98%的人會產生抗體,接種疫苗後無法產生抗體通常是接種者本身的免疫系統有問題,例如患有癌症等情況。

許樹昌又指,一般市民不會有這個問題,市民如擔憂的話可參加大學的臨床研究以進行檢測。他又表示,由於沒有經濟效益,世上沒有政府會為疫苗接種者檢測抗體。

▼科興、BioNTech/復星、阿斯利康疫苗保護率及副作用▼

+3

5)本地專家有進行相關研究嗎?

許樹昌表示,目前中大和港大有合作研究,會在市民接種疫苗前後為其抽血,以研究疫苗接種者產生抗體的情況,包括抗體水平和抗體維持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