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風光」赴美 道盡台灣的「無可奈何」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12月6日舉行移機典禮,兩期工程總投資額約為400億美元。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4年開始生產4納米(台灣稱作奈米)製程技術,2026年第二期開始生產3納米製程技術。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親自出席,喜悦宣告「美國製造業回來了」;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迪斯(Brian Deese)則稱「台積電將最先進晶片帶回美國」係重大里程碑。「去台化」的憂慮在台灣社會油然而生,不過媒體則以「風光」兩字來形容台積電在美國落地。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當屬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說法變化。移機典禮當天,張忠謀站在巨幅美國國旗以及寫有「美國製未來」(A Future Made in America)的布條前面致詞,表示他25年前希望在美設立半導體廠的夢想即將實現。但他同時示警,半導體產業見證全球地緣政治劇烈變化,「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已幾乎死去」。這段喜憂參半的發言,究竟暗喻着什麼?是否意味着全球化格局將退回到地緣政治主導一切的時代?

美國總統拜登於12月6日出席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新工廠的移機典禮,藉此機會強調其政策使就業市場成長,並且對於台積電擴大投資一事指出,此舉「有望改變遊戲規則」。(Facebook/美國在台協會 AIT)

「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

事實上,檢視張忠謀過去對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說法,「樂觀」始終不是他的主調,甚至還帶有「唱衰」的味道。1996年台積電曾與美國客戶合資,在美國設廠WaferTech,最慘澹時期曾出現單季新台幣12億元的鉅額虧損,甚至被稱為台積電史上「頭號拖油瓶」。張忠謀曾回憶這段慘痛經驗,指當時「一團亂」、「一堆糟糕的錯誤」,並強調在美生產成本比台灣高出五成,「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最終成了惡夢一場」。

去(2021)年10月張忠謀參加台灣玉山科技協會20周年慶祝大會,提及台灣半導體製造未來仍相當有競爭力,「我們該持續在台灣營運,這也是唯一的選擇」。至於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化製造,他認為,因成本過高,不可能會成功。

今(2022)年4月張忠謀出席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活動,亦曾直言在美國推行晶片生產在地化,「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台灣譯作裴洛西)旋風訪台,蔡英文邀集台灣科技界大老與其共進午餐,張忠謀在席間也向佩洛西表明,「不看好台灣半導體移植到如美國、日本等地」。

2021年4月,張忠謀呼籲,半導體晶圓製造是台灣第一個在全世界得到高度優勢的產業,得來不易、守成更不容易,呼籲政府、社會大眾及台積電自身,都要努力設法守住它。(資料圖片)

此外,12月美媒《華爾街日報》透露,美國商務部針對晶片補貼計劃徵詢意見,台積電回覆時列出包括成本高、缺乏人力及聯邦法規要求等六項難題,將使得台積電在美設廠成本被迫提高。

美國政治意志「扭轉乾坤」

令張忠謀長期揮之不去的赴美生產「惡夢」,何以在短期間內華麗轉身變成「美夢」?其念茲在茲的成本過高、人力不足等實際困境,又何以一夕掃除障礙?固然拜登於8月簽署的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是客觀背景之一,但美國政府的主觀意志恐怕才是「扭轉乾坤」的真正主因。

前台積電高層向台媒《天下》雜誌表示,過去的教訓讓張忠謀對美國製造死心,「他覺得很奇怪,當年這麼血淋淋的教訓,大家現在還要重蹈覆轍?」這個問題,其實張忠謀曾在談話間給出「幕後真相」,他說:「台積電是在美國政府的敦促下這樣做的,台積電認為應該要這樣做。」

11月張忠謀代表台灣官方參加APEC會議返台後,憶及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內地譯作哈里斯)會面時,感受到美方「對晶片特別有興趣」。《天下》雜誌還引述一位移居美國的台積電前高層人士說法,指美國商務部真正的立場,就是要用政策施壓,要求台積電「在母國與美國同步用最新技術生產。」

2022年APEC領袖峰會11月19日落幕,台灣代表張忠謀(左)當天下午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右)於場邊晤談。張忠謀分享,賀錦麗「對晶片特別有興趣」,表達歡迎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之外,也特別重申美國幫助台灣的決心。(APEC中華台北代表團)

不僅於此,台灣科技界大老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也對此提出看法,他判斷美國「想把台灣最新技術搬過去」,「台積電現在很無辜,老美是為了國家安全幹這種事,你有什麼最新技術,就給我在美國當地生產。」

一聲令下只能「為美所用」

換言之,台積電「風光」赴美的背後,體現了赤裸裸的美國利益考量,從而靠着龐大的政治壓力,促成台積電把技術、人才與供應鏈搬向美國。美國以為自己只要緊抓最先進技術在手,即可在對華科技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又能重振美國經濟。不過美國「去工業化」結果早已一去不復返,就算台積電在美設廠生產成真,其效果也僅止於拜登等政治人物在舞台上的一時雀躍,既喚不回往日榮景,更擋不住大勢所趨。

由此亦可看出台灣在美國心目中的「地位」,宛若當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台灣譯作川普)「桌上的筆尖」比喻,盡顯美國不把台灣當一回事,在地緣政治上把台灣視作為其刺激、衝撞北京的「砲灰」,連掌握先進生產技術也得在其一聲令下「為美所用」。張忠謀「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已幾乎死去」的感嘆,不正是在美國百般壓力下的無奈寫照?

而那一位靠着「抗中保台」入主台灣總統府的「辣台妹」,更是在意識形態與選舉政治結構下,全然讓美國予取予求,連台積電這樣一座「大內宣」打造出來的「護台神山」也保不住,遑論「台灣主體性」這樣的民粹政治語言?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即將開跑,在美國巨大身影與臉色之下,又有哪個陣營的哪個候選人能真正自我宣稱「談判能力」?美國能否一直笑到最後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利益已是最大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