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與《三體》成待宰火雞 《紐時》何以自居農場主?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經歷疫情期間低潮,內地影視產業在今(2023)年春節檔期繳出表現不俗的成績單,舉凡電影《流浪地球2》、《滿江紅》,以及電視劇《狂飆》、《三體》、《去有風的地方》等作品,都取得讚譽的口碑。不過,看在美國媒體《紐約時報》眼中,卻又是另一番風景。

《紐約時報》接連打了差評

《紐約時報》近期接連刊出兩篇影評,聚焦在內地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作品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2》和電視劇《三體》。相對於中國和海外中文觀眾給出的好評,《紐約時報》的兩位作者,則帶着頗不以為然和貶抑的口吻給了「差評」。

在《紐約時報》看來,電影《流浪地球2》最大的問題在於「近三小時錯綜複雜的故事線、漏洞百出的主題和混亂的、顯然得到了國家認可的政治潛台詞」。在不認為2019年《流浪地球》第一部「取得了多少真正的電影藝術成就」前提下,指續集更是「充斥着誇張情節和突出的民族主義思想」,從而認定其「流浪到另一個極端」。

截至2月14日,電影《流浪地球2》內地累計票房已突破人民幣37億元。美媒《紐約時報》評論指出,「該片娛樂性十足,但其充滿野心的視角略顯空洞,部分原因在於除了特效華麗的災難場面,劇情經不起推敲。」(微博@電影流浪地球)

對於真人版電視劇《三體》,《紐約時報》從標題就給出了結論:「忠於原著的平庸之作」。全文重點放在了該劇的講述方式和翻譯問題,強調演員既無出彩表現、3D動畫平淡無奇,且「講故事的方法就像給孩子讀書一樣」,「整體製作質量──佈景、表演、音樂的使用──都低於一般的優質劇集」。

對中國作品雞蛋裏挑骨頭?

《紐約時報》這兩篇拿中國科幻影視作品「說事」的劇評文章,讀來令人意外,卻也在意料之中。意外之處在於,其顛覆了一般觀眾的觀感,電影《流浪地球2》和電視劇《三體》不只在中國的「豆瓣」取得了8.2和8.3的高分,在西方觀眾常用的網路影視資料庫IMDb,也擁有不低的8.0和7.9評分。

更令人意外的地方是,有別於過往將報道重心放在中國社會發展的負面話題,此次《紐約時報》罕見地把筆墨集中到了中國影視作品,儘管不懷好意,卻也間接體現出中國相關領域的發展,已到了西方必須拿放大鏡嚴陣以待,甚至是要在雞蛋裏挑骨頭的程度。

《紐約時報》認為《三體》電視劇的3D畫面平淡無奇,但該劇「神還原」秦始皇的3,000萬士兵「人列計算機」,卻讓眾多內地觀眾直呼「太震撼了!」(《三體》電視劇截圖)

然而,如此情景亦不令人感到過於預料之外。原因莫過於西方媒體雖然長期在國際輿論場中掌握話語權,但聲量大並不等於掌握真理,在資本橫行與流量為王的時代,媒體扮演的角色愈發轉變為迎合既有口味和價值觀的想像,對中國崛起的全方位敵對和憂懼,在政治、軍事、科技等領域既已如此,作為軟實力象徵之一的影視作品,自然也難以例外。

此外,由於網飛(Netflix)隨後也將推出《三體》另外的改編版本劇集,兩個版本的較量已經在網路輿論場上展開,或許也蔓延到了美國媒體的視域之中,左右了其評價的輕重,文中也不乏流露出揚此抑彼的味道。

影評背後隱含兩種價值取向

更為深層次因素,恰恰在於劉慈欣科幻作品展現出來的中國世界觀,當其經由作品改編成為「中國故事」向外發揮影響力時,與「美國故事」或「西方故事」所形成的思想碰撞。事實上,當劉慈欣《三體》三部曲兩度獲得「雨果獎」肯定,《紐約時報》早期對於這部作品是抱持着相對正面肯定的角度,曾經對劉慈欣本人做過專訪,還曾報道介紹過主政美國時期的奧巴馬(Barack Obama,台灣譯作歐巴馬)是如何鍾情於《三體》,稱之為「白宮裏的科學狂」。

2017年1月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前夕,曾在和《紐約時報》記者的訪談中提到了中國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他如此評價:「《三體》實在是太有想像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平時國會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計較於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擔心外星人入侵。」(Getty Image)

《三體》小說中出現對於文革的反思,以及關於人類經濟發展對於生態環境破壞的批判,西方世界自然可以從中找到共情通感之處。但劉慈欣作品所藴含的宏大關懷,還包括了《流浪地球》與《三體》都隨處可見的「人類中心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不僅是中國內部的「集體主義」,還是世界性的「集體主義」,與西方荷里活(內地與台灣譯作好萊塢)式的「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之間,無不將人類世界何去何從的兩條道路,攤到了世人面前。

與此同時,《三體》等作品裏面透過對外星生命「先進文明」與地球「落後文明」兩者關係的辯證式理解,本身就帶有對人類文明是否已進入「歷史終結」的質疑意味。比如電視劇裏經常出現的昆蟲意象,便代表着來自於外星文明高高在上的視角,同樣也呈現出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線性史觀所帶來的「文明」vs.「野蠻」、「先進」vs.「落後」等二元對立式價值取向及其思想束縛。

中國和世界不是待宰的火雞

《紐約時報》拿《流浪地球2》和《三體》開刀之際,中美兩國之間因為「流浪氣球」事件產生了齟齬,美國政客和媒體引領發動的對華輿論戰隨之開打。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流浪地球2》和《三體》,得到了美國媒體與原先推崇原著截然不同的評價和態度,其實可以完全看作中美大國博弈對抗深化之後的結果,也是「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案」端上世人面前選擇時,必然遭遇到的挑戰。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啟訥在探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時,曾表示「我們很難期待短視近利的資本主義政治理念看到人類脱離金錢宰制的遠景,同樣,在外星智慧生物襲擊地球之前,我們也無法期待當代西方『發達』世界看清人類命運生死與共的真實面貌。」(張鈞凱攝)

當然,中國的影視作品絕非盡善盡美,臻於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科幻題材,要如何讓世界多元的味蕾適應、接受和認可「中國故事」,依舊考驗着中國說故事的能力和技巧。

不過,電影《流浪地球2》和電視劇《三體》,被《紐約時報》以「打差評」的方式進入西方觀眾視野之中,不由得令人想起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吳啟訥曾經打趣地說:「在外星智慧生物襲擊地球之前,我們也無法期待當代西方『發達』世界看清人類命運生死與共的真實面貌」,用來看待《紐約時報》影評背後的「用心良苦」,不得不說是恰如其分。也讓人想起《三體》原作裏經典的「農場主」假說,中國乃至於世界並不是待宰的火雞,而《紐約時報》又有什麼傲慢的底氣,自居起那位固定時間現身餵食的農場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