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茅海建被控強抱澳門大學女 性騷擾罪成獲緩刑 震驚文化圈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6月14日,澳門大學特聘教授、《天朝的崩潰》作者茅海建性騷擾案的新聞突然在內地文化圈流傳。據網絡上流傳的訊息,該案發生在去年7月,茅海建被指控在宿舍聚餐時性騷擾女學生。

近日澳門法院正式宣判,茅海建以直接正犯、故意及既遂方式,觸犯《刑法典》第164-A條所規定及處罰的一項「性騷擾罪」,判處七個月徒刑,緩期兩年執行。

2022年7月,澳門大學學生刊物《橙報》報道,人文學院一名男教授於疫情期間,邀請多位在讀學生於教職員宿舍聚餐。喝下數杯酒後,該名教授講出具有性的言語。後來以擁抱、撫摸等方式身體接觸,甚至抓住一名女生,意圖襲胸。投訴人稱,派對於深夜時分才結束,而該教授當時已幾乎醉至不省人事。涉事女生事後報警,校方強調對任何違法事件「零容忍」。

澳門法院近日作出判決,判決書稱茅海建以直接正犯、故意及既遂方式觸犯《刑法典》「性騷擾罪」,判處7個月徒刑,暫緩執行,為期2年。判決書稱,茅海建需繳付訴訟費,向暴力犯罪受害人基金捐款500元(澳幣),並移送刑事紀錄登記。倘不服判決,可於20日內上訴。

據了解,女事主在社交平台稱,13日收到法院的判決通知,「這11個月追求正義的生活終於結束了」,「感謝澳門的法律,終於給予了我應得的尊嚴」。不少網民留言支持,稱「姐妹您好勇敢」,但也有自稱知情的澳大學生發文稱,事發當日「茅老師簡單擁抱了一下兩位女同學,我師妹沒有覺得有甚麼」,並「當庭作證沒有性騷擾的事」,但法院「片面採信」另一女同學的說法。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69歲的茅海建是上海人,1980在中山大學取得歷史學學士學位,1982年在華東師範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至2008年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隨後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教,2015年任澳門大學特聘教授。

目前,茅海建工作過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已臨時在官網研究員名單中刪除茅海建。

該案在網上傳開後讓許多人感到震驚和失望。茅海建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中國近代史專家,他早年所寫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是至今仍在發揮影響的歷史著作。茅海建擔任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2015年赴澳門大學任教時一度引發不少關注。然而,讓許多人感到無比失望的是,如果茅海建的性騷擾案真的是事實,不僅僅是晚節不保,更是一種悲哀和諷刺。

針對茅海建性騷擾案,網上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對學者、文化人、大學教授等知識精英群體的表裏不一、滿肚子男盜女娼感到十分失望和痛心,另一種認為不可「因人廢言」或一概而論,建議把知識精英的作品和他的品行區別來看。

關於這件事,其實至少有三個地方值得思考。第一,知識圈的性騷擾問題不應被忽略。自2017年#Metoo運動興起以來,已有不少學術圈、教育圈、電影圈、媒體圈、公益圈的人士被曝光醜行。前不久,內地出版品牌「一頁」創始人範新、編劇史航等多人被指控涉嫌性騷擾。性騷擾問題背後其實是一個社會長期存在的權力不對等問題和女性權利保障不足的問題。一些人(以男性為主)缺乏邊界意識、現代平等意識和女性主義觀念,他們把女性視作慾望氾濫的對象,十分猥瑣和令人作嘔。這樣的人存在於社會許多角落,其中包括不少上位者和所謂的精英群體。

史航曾參加內地網絡綜藝節目《奇葩說》。(微博)

第二,為知識精英祛魅。社會上有不少人會一廂情願地認為,一個人讀書越多、文化程度越高,應該會有更高的道德修養。其實不然,一個人有沒有道德修養,與一個人讀書多少、是不是文化人並沒有必然的關係。誠然,在同等情況下,一個人讀書越多,自然越容易受到古往今來那些聖賢人士的感召,進而有更大可能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但這裏有兩個前提:同等情況和更大可能。既然是同等情況,那意味着許多本就心術不正或內心醜陋的人,非但難以被讀書改變,反而有可能用讀書或文化來粉飾自己的醜陋和猥瑣。既然是更大可能,那只是意味着有相關性,但並非必然關係。所以說,世間上沒有任何群體可以壟斷道德修養,不能天真以為那些所謂的文化人一定有道德修養,而是應該看具體的人的具體品行。

第三,不能因一些知識人的墮落而對知識本身感到失望,那些墮落的知識人、文化人並不能代表知識、文化。一些人有着各種看起來高大上的頭銜,比如知名學者、大學教授、知名編劇、著名作家,只不過因為在短期的評價體系和職業分工中他們恰好佔據那個位置,但絕不代表他們可以壟斷知識、文化。從宏大視角來看,一流知識、文化的產生是需要熱枕的,那些滿肚子男盜女娼、蠅營狗苟的人縱使在短期內獲得某種名聲,騙了不少年輕人,但往往不可能產生真正了不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