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2024︱統獨之外,台灣年輕人的第三條路在哪裏?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在剛結束的台灣選舉中,柯文哲獲369萬票(26.46%),創造了第三黨在選舉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在「立法院」,柯文哲的民眾黨也由此取得8席,成為民進黨和國民黨均不得不積極爭取的關鍵少數。

本文是中共元老任仲夷之孫任意(網名「兔主席」)於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白營:台灣年輕人的第三條道路「精簡調整版」》,《香港01》獲授權轉載。

柯文哲在年輕人間有高支持度。(梁鵬威攝)

眾所周知,民眾黨的基礎是年輕人。所以柯文哲出現的時候,往往都被年輕人包圍。過去一段時間各種民調顯示,在20~40歲年齡層,柯文哲擁有半數甚至更多的支持度。而作者認識的一些藍營年輕人,最後其實把票投給了柯文哲。

本來說國民黨的選票基礎早就是老齡化的,民進黨比較年輕。那麼現在的情況變化了:民進黨也老化了,年輕人的票倉被分流到民眾黨。民眾黨是一股崛起的力量,一定程度代表著未來的趨勢。

而台灣的未來在年輕人,年輕人選擇了民眾黨。所以研究台灣的未來就需要研究民眾黨,對其價值與取態進行研究分析,做提前的預判。

首先看看台灣的「大勢」。
1.趨勢研判1:從「藍」向「綠」

圖1:意識中樞從「藍」向「綠」遷移

民進黨蔡英文在任八年,一直努力減少對大陸的依賴,減少與大陸的互動合作,推動與大陸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的脫鈎,這些對台灣民意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再結合台灣代際變化,與大陸有密切聯繫的老一代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台灣其實一點點地從「藍」向「綠」遷移,其表現特徵在於,有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

——認為台灣在「實質上」(de facto)是自治的,所以沒有必要再追求形式上的獨立(即成為「主權國家」)

——在政治上不認為自己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並不接受兩岸統一的想法,也不認為兩岸需要統一
——不認為兩岸存在「和平統一」的現實基礎
——儘管年輕人的意識中樞在向「綠」遷移,但也不認為台灣需要改變「現狀」
以下就引發了判斷2,即「第三條道路」。
2.趨勢研判2:「中間道路」或「第三條道路」的出現

圖2:「中間道路」或「第三條道路」——白營/白黨

島內島外,民進黨的標籤是偏向於「獨」;國民黨的標籤是偏向於「統」。當然這麼說是比較籠統、不精確的,因為前面也提及,台灣的中樞向「獨」遷移,國民黨也雖然親和大陸,可能在方向上認可「統」,但也提不出能為本地民眾所接受的「統」的方案。
但無論如何,在「統」vs「獨」的敘事下:
——非獨即統,非統即獨,統和獨是0和1的非此即彼關係
——無論主張「統」,還是主張「獨」,凡要求改變現狀的,都屬於非主流,甚至被認為是「極端」的想法,脫離中樞
——民進黨形象變成美日的「代理」,國民黨形象則變成了大陸的「代理」,政黨政治似乎在變成「代理戰爭」,脫離了本土民生議題。

01直擊・台灣大選|柯賴侯角逐總統 兩岸關係緊張下選民怎麼看?

——「統」vs「獨」成為壓倒一切的大政治、大敘事及根本的政治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政黨政治對本地民生問題的關注就缺位了:包括民進黨在內的政黨雖也提出政策主張,但政策主張往往淪為口號,難於落地。
這可能會給本地人(特別是年輕人)這樣一種感覺:即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是老一代政治:其所代表的傳統政黨政治,已經無法反映並服務於台灣本地(特別是年輕人)更加現實、真實、樸素及迫切的訴求。
這就給「中間道路」或「第三條道路」創造了空間。我們在圖2里所顯示的,所謂白營,其實是出現在藍營中樞和綠營中樞之間,更能代表台灣年輕一代民意的中樞。

民眾黨支持者盼能打破台灣藍綠惡鬥,走出第三條路:

+18

本質上,白營具有「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及「民粹」的性質,即認為民進黨或國民黨已經是「老一代」的政治:自成利益體,自成邏輯,脫離現實,不接地氣、充滿腐敗與利益,又是不獨立的「外部代理」,沒有把台灣帶向「正確的方向」。從這個角度講,老一代民進黨國民黨政黨政客,在年輕人眼中可能如Trump口中的華盛頓「沼澤」(Swamp),應當被「抽乾」(drain the Swamp)。

台灣年輕人希望突破「獨」vs「統」的傳統敘事及傳統政治。這時剛好出現了柯文哲這樣一個人:看著真實、接地氣、敢講大實話,有「台客」的自傲,有點離經叛道,甚至還有些無釐頭,又擅用社交媒體。無怪乎他能動員和網絡年輕人群體。
新一代人對傳統政治的厭煩和不信任,以及「反建制」,「反精英」的訴求,可能是對「柯文哲現象」最有力的解釋。而如果這麼解釋的話,就很容易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找到大量柯文哲的對標/參照了。

這也解釋了人們在理解白營時遇到的困難。為什麼白營能分走綠營的年輕人?是不是綠營的年輕人都變成藍營了?(否則如何解釋他不與綠營合,而要與藍營合)?而為什麼「藍白合」最終破局?柯文哲為什麼能講一些對大陸比較友好的話(「兩岸一家親」),為什麼又要和大陸刻意保持距離?
原因在於,他們既不屬於我們傳統上理解的「獨」,也不屬於我們傳統上理解的「統」,而更於接近「不統不獨」,而且是有較強政治邏輯自洽的「不統不獨」。有的人說,「不統不獨」就是「獨」,這其實還是在用「統」vs「獨」的概念去對其界定。實際上,到今天,用「統」vs「獨」的話語對其界定、貼標籤,對瞭解白營的訴求並無幫助。(這裡也要強調,從大陸的角度,「瞭解」白營的訴求,只是「瞭解」——並不代表要接受或認可白營的主張)。

01直擊·台灣大選|賴清德勝選兩岸向何方 民眾擔憂衝突加劇嗎?

新一代人對傳統政治的厭煩和不信任,以及「反建制」,「反精英」的訴求,可能是對「柯文哲現象」最有力的解釋。而如果這麼解釋的話,就很容易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找到大量柯文哲的對標/參照了。

這也解釋了人們在理解白營時遇到的困難。為什麼白營能分走綠營的年輕人?是不是綠營的年輕人都變成藍營了?(否則如何解釋他不與綠營合,而要與藍營合)?而為什麼「藍白合」最終破局?柯文哲為什麼能講一些對大陸比較友好的話(「兩岸一家親」),為什麼又要和大陸刻意保持距離?

原因在於,他們既不屬於我們傳統上理解的「獨」,也不屬於我們傳統上理解的「統」,而更於接近「不統不獨」,而且是有較強政治邏輯自洽的「不統不獨」。有的人說,「不統不獨」就是「獨」,這其實還是在用「統」vs「獨」的概念去對其界定。實際上,到今天,用「統」vs「獨」的話語對其界定、貼標籤,對瞭解白營的訴求並無幫助。(這裡也要強調,從大陸的角度,「瞭解」白營的訴求,只是「瞭解」——並不代表要接受或認可白營的主張)。

3.趨勢研判3:對未來「第三條道路」主張的「畫像」

台灣新一代「第三條道路」未來會如何發展,是什麼樣的世界觀?有哪些具體主張?以下是作者的一些預判(及猜測),僅供參考。

1)「不獨」、「不敢獨」:對邊界的認知很清晰,認為台灣「維持現狀」就可以了,在「獨」的方向上繼續邁進是沒有現實操作性的。核心原因是:台灣年輕人不希望上戰場,不希望台灣陷入軍事衝突(所以他們也不喜歡民進黨在「獨」的問題上「玩火」);但新一代人之所以主張「不獨」,並非因為希望「統」,而是「不敢獨」,因為有大陸的軍事震懾存在。如果歷史朝不同的方向發展,將來具備了「和平獨立」的條件的話,這些人是絕對不會排斥「獨」的,甚至會積極地主張「獨」。所以說,他們的底色仍然是「綠」的;

2)「不統」:新一代人不認為台灣要和大陸統一,具體而言:第一不認為統一具備現實的基礎;第二,不認為統一值得期待;第三,看不到並無法理解統一的使命、意義及必要性;

3)去意識形態化:民進黨還在積極學習照搬美國的政治話語,例如把自己的選舉勝利視為「民主」對「威權」的勝利,似乎國民黨(和民眾黨)代表的就是「威權」,民進黨迫害親大陸分子,也是為了「保護自由」了。這一方面是偽善,令人厭煩,一方面仍把世界描繪為意識形態/價值觀、制度、「正義vs邪惡」的博弈與衝突。這些都是上綱上線、泛意識形態化。年輕一代對這種話術、套路及零和博弈的世界觀越來越沒有胃口。他們希望簡單、真實的東西。

4)懷疑美國(和日本),甚至平視、批評美國:對美國不再盲從盲信,認為台灣只是美國的地緣政治工具,真遇到衝突,美國一秒鐘就會放棄台灣,不會出手援助。認為台灣變成美國的棋子,以及中美地緣衝突的一線是非常危險的,應該更加務實、冷靜地保護台灣的本土利益。這種看法也適用於對日本及其他美國設立的聯盟體系。

待中國進一步相對崛起,美國進一步的相對衰落,台灣可以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美國,而非一味的「哈美」,做美國的代理人。設想這樣一種情景,將來的大陸年輕人和台灣年輕人可以坐在一起對美國的外交政策與政治制度提出批評(critique)。但請注意,「疑美」、「批美」都不會自動轉化為在政治上尋求兩岸統一,這本質並不是一個問題。

5)從台灣本土的角度獨立地考慮問題並走出判斷:從俄烏、以哈衝突看出,民進黨在國際問題上的表態都是無原則地跟著美國走的,等同於美國「走狗」。新一代台灣人會認為,在重大問題上,台灣可以形成自己的訴求與判斷,而不需依附和照搬別人。(而由於我們與台灣文化上的同源,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角度,其實我們會發現台灣人在許多問題上的認知和取態可能和大陸更接近)。

6)更能接受大陸文化/中華文明:例如更加為大陸的影視娛樂文化作品、科技、生活方式等所吸引,受到大陸文化軟力量的輻射及中華文明向心力的吸引,成為大中華文化圈、文明圈的一部分;

7)仍然缺乏「大一統」文化的教育與熏陶。白營主張「兩岸一家親」,增加與大陸在經濟社會文化上的交流。大陸的視角是,只要加強兩岸交流,讓大陸文化輻射台灣,兩岸做到文化上的一家親,自然就會推演出政治統一。但這裡面似乎暗含了邏輯跳躍與理想主義的。其實,縱觀當代人類社會,「合」是少數,中國的「大一統」是一種異乎尋常的成就——到現在,蘇格蘭和加泰隆尼亞還想獨立。許多民族是分散成不同國家的(例如阿拉伯國家),或被切分為不同的「子民族」(例如德奧、日耳曼、拉丁、斯拉夫等等)。所以,要克服「分」的觀點以實現「統」,是一個巨大的文化挑戰。還要看到,西方選舉制度的底層邏輯依賴的是細分的政治體,需要將政治體不斷切小、切細,以此來提高民主的問責性及有效性。兩岸要實現政治統一,不僅要有文化交流,還需要台灣從根本上改變青少年教育,更多的接受歷史教育熏陶,瞭解中華文明「大一統」的政治統序,讓統一變成一種深入人心、「不證自明」、理所當然的東西;

8)回到民生,認同泛左翼/進步主義/社會主義的解決方案:「第三條道路」希望跳脫「統」vs「獨」的話語,回到解決台灣基本的民生問題。我們看柯文哲民眾黨對民生議題給出的解決方案,許多是社會主義/進步主義/泛左翼的,譬如:

——主張能源多樣化,提高其他再生能源比例

——主張「先碳費、後碳稅」,實現環境保護、社會分配、經濟成長三重效益的「公正轉型」

——主張興建社會住宅以抑制房價

——主張「弭平城鄉發展差距」

——主張實現「資訊平權」,重建技職教育價值等

——主張長期規劃、永續經營。

但無論如何,可以看出來,泛左翼/社會主義(或社會民主主義)思潮在台灣是有市場的。實際上,這種思潮很有可能適用於任何華人社會,因為華人都有均富、公義及社會大同的價值追求。因此,台灣與大陸在經濟社會政策領域其實是有很大的相通性的,只是礙於「統獨」問題,彼此缺乏交流。但「第三條道路」會回到根本,更加關注民生問題,並積極採用進步主義/社會主義的解決方案。這也是兩岸趨同的方向。但同樣的,經濟社會政策上的相通,並不會自動轉化為追求政治上的兩岸統一。

9)在「不統不獨」的框架下尋求台灣本土利益。把「不統不獨」設定為底線或邊界,在這個總體框架上,尋求增加台灣的選擇、最大化台灣的本土利益,包括將政治政策重新聚焦到本土民生問題。

10)維持現狀,「和平演變」:「不統不獨」,鞏固「現狀」,「打死我也不獨」,營造長期和平的氣息,然後把「獨」的可能性和空間留給未來,並潛意識裡相信時間更有可能是「獨」的朋友,通過「和平」可以軟化和改變大陸(「和平演變」、「糖衣炮彈」)。這既可以說是「陰謀」,也可以說是「陽謀」。白營是有「綠」的底色的,但又非常務實,不一定有什麼執念,所以,無論「統」或「獨」,都是有可能的,一切可以交給時勢,交給後代。

以上,是作者代表台灣年輕人的「白營」及「第三條道路」未來發展方向的一些預判。

4.對「白營」「第三條道路」的一點討論

最後,說說「第三條道路」存在的問題:

第一,「白營」的「第三條道路」是理性務實的,邊界清楚,不求打破現狀,而且尋求與大陸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都會增加,能夠為兩岸和平建立有深度、有廣度、有韌度的基礎;

第二,「白營」的「第三條道路」因為不涉及「獨」,因此可以幫助實現兩岸和平,但又不能解決兩岸統一的問題。大陸需要意識到,「和平」不一定會自動導向「統一」。確切地說,「和平」不是「統一」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

第三,如果「第三條道路」帶來兩岸廣泛的民間交流互信,夯實兩岸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合作基礎,但又不指向政治上的統一,則不排除會發展出這樣的情景:到那個時候,一切交流合作都可以談,唯獨「統一」不可談。如果這樣的話,那形式上的統一最終也是實現不了的。

目前看,當大陸劃出的邊界完全清晰後,已經厭煩「統獨」政治的台灣年輕人將來會朝「白營」的「第三條道路」方向發展,在「第三條道路」裡為台灣尋求更大的空間和可能。將來可能不是「藍」向「綠」轉化,也不是「綠」向「藍」轉化,而是「藍」和「綠」都向「白」(「第三條道路」)轉化。「第三條道路」跳脫了「獨」vs「統」的兩元對立,把「不統不獨」常態化,未來可期幫助兩岸建立更深厚的交流互信關係,但缺點是並不能回答兩岸統一的終極問題,並且可能為實現兩岸統一的目標帶來更加複雜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