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梨」「小當歸」對台暱稱 賣萌不足自嗨有餘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近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打開微信視頻號或者是抖音,內地短影音平台上與台灣有關的影片,幾乎被「當歸」和「鳳梨」霸屏。有台灣的小朋友自稱「小當歸」,也有台灣的大叔自稱「老當歸」;內地的各級媒體則以「鳳梨」和「當歸」為題,興起了一陣作文比賽,以此宣傳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親情與歸屬感。

這個熱潮還驚動了大陸涉台部門。1月17日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陳斌華就此做出回應,指「不論是叫『小鳳梨』還是叫『小當歸』,台灣小朋友和『小砂糖橘』、『小野生菌』、『小熊貓』一樣,都是咱們中國人自家的孩子,一定會被無限寵愛和熱情款待。我們熱忱歡迎台灣的小朋友、大朋友們,多來大陸旅遊觀光,飽覽大好河山,且看神州新貌。」

內地媒體對此做了大篇幅報道,但相關消息傳到台灣之後,多數人卻滿臉問號,什麼時候多了「鳳梨」和「當歸」的封號?顯然這波網路輿論熱潮,僅存在於內地媒體和輿論場,並沒有跨海傳到台灣,形成了此岸「嗨翻」彼岸冷淡的巨大落差。

台灣小女孩「壹壹」自稱「小當歸」。(亞亞在台灣影片截圖)

究竟暱稱台灣人為「小鳳梨」和「小當歸」的由來為何?故事的緣起得從一位在內地上學的台灣小女生說起。今(2024)年冬天「冰城」哈爾濱成為旅遊熱點,抖音「台灣小豆子」於1月6日上傳一部短片,片中小女孩說班上很多同學放假都要去哈爾濱玩,自己也想去,媽媽回應道:「妳去的話,他們會叫妳『小鳳梨』喔」,小女孩則答道:「爸比說我們不叫『小鳳梨』,叫『小當歸』」。

這段童言童語瞬間火爆內地網路輿論場,許多評論認為「當歸」的喻意太深了,象徵台灣人們對於大陸「歸心似箭」,戳中了無數內地網民的淚點。還有一位網路主播以激昂的語氣說,「『小當歸』們,歡迎回家,不止『當歸』,是『必須歸』!」

隨後,各路「小當歸」崛起,紛紛「申請出戰」,其中又以抖音號「亞亞在台灣」的另位小女孩最出名。她在短片中向哈爾濱的叔叔阿姨們喊話,希望帶着台灣的糖果去當地發送。1月14日這位名叫「壹壹」的「小當歸」終於圓夢,踏上哈爾濱的土地,還收到了297隻千紙鶴,代表着大陸297個城市歡迎她的到來。

東北網民給廣西小朋友起外號為「小沙糖橘」。(影片截圖)

事實上,除了「小鳳梨」和「小當歸」之外,內地東北網友也給各地人取了外號。例如稱南方人為「小土豆」,稱廣西人為「小沙糖橘」,稱四川人為「小熊貓」,稱北京人為「小烤鴨」,稱河南人為「小豫米」,稱雲南人為「小菌主」,稱貴州人為「小折耳根」等等,都是按照各地的特色而取名。「小當歸」就在這波起名風潮中異軍突起,顧名思義代表着大陸人民對台灣「回歸」的盼望。

各地的外號都很可愛,起名大賽也體現出「一家人」的情感,當然也包括了地域的刻板印象。這樣的玩法,在內地輿論場上出現,完全可以理解,只要當地人沒有意見,起了外號還可以親上加親。可是對於海峽之隔的台灣,類似的做法卻需要更為謹慎,否則「出口」到台灣之後,反而可能收到反效果。

當然,前舉影片中的小女孩,或許出於家庭背景,或許出於個人情感,對於中國大陸有着認同和憧憬,但並不代表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們,都有着類似的感受或想法。倘若忽略掉兩岸關係的特殊性與敏感性,用「內宣」的手法把台灣全部「臉譜化」為「小鳳梨」和「小當歸」,既不符合台灣社會的真實、具體情況,多了幾分不自然的「人造感」,還可能激起台灣社會覺得被吃豆腐、被貼標籤的反感,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認為只是大陸在「自嗨」而已。

近期內地網路影音平台上,經常可見稱台灣人為「小當歸」、「老當歸」的短片。(紅心中華影片截圖)

中國大陸對台工作千頭萬緒,希望在和平的前提下,營造出兩岸親近的氛圍,也希望訴諸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情感。問題在於,就怕對台宣傳陷入了「自說自說」的困境,非但與台灣「不對頻」,還可能讓自身的話語權在台灣更顯弱勢,不只起不了作用,還變成了被邊緣化的對象。對台宣傳的複雜性也在於此,需要用更為細膩的手法與方法,才可能真正地打動人心。

「小鳳梨」、「小當歸」、「老鳳梨」、「老當歸」一夕叢生,在內地網路世界大行其道,許多拍片的Up主為的只是大賺「愛國流量」,取材迎合的其實是內地觀眾,而不是台灣觀眾。如果沒有把現象背後的脈絡與緣由梳理清楚,對台輿論宣傳工作只是一味地跟風,不只遮掩了台灣社會的真實情況,對台政策的方向與路線也可能因此產生誤判。要追求兩岸人民「心靈契合」的方式有百百款(閩南語,指樣式多元),純然用內宣的方式「複製貼上」,恐怕很難接上台灣的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