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問中國經濟之五:進出口雙降 中國「被脫勾」?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2024年「兩會」召開,中共二十大換領導班子之後,由李強帶領的新政府帶來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屆兩會,最受關注的話題,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問題。
「中國是2023年的輸家」、「中國是反全球化的輸家」、「中國是貿易戰的輸家」……這是《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歲末報道中國時用的句式。此外,「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停滯的十年』」、「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這些雜音也不絕於耳。當然,西方媒體將中國定義為「loser」,這不是一個新聞,而是西方媒體多年來的慣用伎倆,同「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登頂論」如出一轍。然而現實卻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新能源等新賽道遠遠超越西方發達國家、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超越日德成為全球第一……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中國經濟沒崩潰,反而「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但從數據上看,確實「出口連續數月下降」、「吸引外資創歷史新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委靡不振」,從社會層面來說,更存在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之間的「溫差」。「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一個事實。有人說:「微觀經濟感受才是真實的,無法用宏觀數據修飾、打扮出來」。但是,難道說5.2%仍高於大部份經濟體的GDP增長是「粉飾」的數據嗎?更何況需要注意的是,炒作「中國經濟陷入疲態」時,年均增長仍在全球大國中領先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已經悄然發生。
哪個才是真實的中國?何謂好?何謂不好?是看數據還是憑感覺?我們將通過十三個角度試著回答。

【《香港01》將陸續推出《十三問中國經濟》系列文章,此為第五篇】

最早公布的中國經濟運行宏觀數據就是進出口數據。1月初就公布了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由於全球對中國製造商品(除汽車外)的需求放緩,中國全年出口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2023年以美元計算的出口額為3.3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4.6%。中國的進口也下降了5.5%,降至2.56萬億美元。這使得出現了823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很多媒體紛紛說:中國目前正遭受國內外需求疲軟的雙重打擊,連出進口都表現不佳,未來前景黯淡。更多雜音說,如今進出口佔GDP比重僅為33.13%,是西方世界同中國脫鉤,貿易戰、拜登的地緣政治造成的進出口困難,所以比重降下來了。但事實上,但凡將該值按照時間線排開,就知道,其實這裡面都是誤解。

2005年至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與進出口數據變化。(資料來源:中國海關,香港01製表)

透過數據可見,2016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就已經降到GDP的32%,從2006年時的65%,用了10年時間把它降到了32%。事實上,2016年特朗普還沒上台,已經降到32%。最近這六七年,貿易戰加關稅、撤資、各種地緣政治、選邊站,實際上中國的進出口佔GDP的比重沒有變化,2016年-2023年,該值分別是32.72%、33.86%、33.89%、31.97%、31.73%、34.02%、34.92%、33.13%(2021-2022年有疫情因素作用)。其實從這組數據看,反而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勁和它的穩定性。

美國搞貿易戰,其實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可以說對中國的「一千」的影響,遠不及自損「八百」的沖擊嚴重。再想一下,如果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還處在65%的狀態,貿易戰和進出口的高比重直接相撞,那可能中國經濟這些年會受比較多的沖擊。但是中國的內循環、雙循環戰略,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再以進出口為主體來拉動經濟,進出口速度從兩位數增長下降到一位數,再下降到5%左右,這些都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格局的調整,也就是內循環為主的新格局。

進出口貿易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華社)

事實上,「內循環」常常被誤解。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產自銷,甚至有聲音認為是閉關鎖國、固步自封,這都曲解了其意義。「內循環」的意義一直都很重要,尤其在當下整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大背景下,意義尤其重要。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戰略不僅可以有效緩解中國對外圍環境的依賴,也能夠推動全產業鏈的發展,在全球化分工中擁有更強的話語權。

「內循環」既有「被動」的因素,更有「主動」的因素。就前者而言,是全球保護主義上升,加上新冠疫情沖擊造成世界經濟低迷、外部需求萎縮、不確定性劇增,而主動做出的理性選擇。就後者而言,「內循環」不強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核心技術缺失、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低、國內市場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不足等等短處,嚴重制約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種現狀是到了不得不打破的時候了。而且,從歷史與經濟角度出發,會發現現在轉入內循環這事絕不是件壞事,這麽做不但能減小外部環境變化對內部經濟的衝擊,還能修正中國在過去發展中出現的扭曲。

「雙循環」一直都存在於中國經濟中。(視覺中國)

所以,做這樣的調整,根本是既定的國家戰略方向。經過這些年的調整,終於,中國形成了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格局。標誌就是已經進出口貿易佔GDP比例基本穩定在32%左右。內循環,就是中國生產中國消費,只有國內消費地位提升,經濟增長的重心才有望從國際大循環逐步轉向國內大循環。這也一定程度證明了中國消費力也經受住了考驗。今後十年、二十年,就是進出口始終會維持在GDP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內循環的經濟動力保持在GDP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此這樣一個新格局下的穩定性就形成了。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未來消費、投資、進出口佔GDP的比重要由現在的3:4:3,逐步調整為5:3:2,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情況。

很多人聽到「內循環」這個詞,首先想到外貿的不順和製造業內卷,是今年接連不斷壞消息中的又一個壞消息。好像這個詞的出現決定了未來前景黯淡。更會對「全球化」黯然神傷,甚至擔心「逆全球化」的到來。但,其實有一個基本觀點不容忽視,各個國家只要還想繼續發展,全球化就不會真正終結。雖然眼前出現了逆全球化趨勢,但是世界經貿發展到這個階段,各個國家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自給自足:英國要脫歐,但是他70%的食品和飲品還都來自歐盟;美國要把製造業帶回國內,但是造輛汽車還是要用十幾個國家的零部件。廣義的全球化已經兩個多世紀,一夜之間剎車停車,這事不太可能實現。全球化,打斷骨頭連著筋。無須過度恐慌。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當下出現一些風浪,內循環對中國來說,是個理性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