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見頂論」的六個迷思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2024年3月9日,美國媒體《外交官》(The Diplomat)刊發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的長文《打破6個「中國見頂論」的神話》,文章從六個角度一一駁斥了當前在西方一些媒體、智庫對中國未來的唱衰預期。《觀察者網》已獲中文版獨家授權,現刊發如下。

近年來,一些西方政客、媒體和智庫對中國發展軌跡的看法發生了明顯轉變。二十多年前章家敦提出的、一度流行的「中國即將崩潰」理論終於開始失去吸引力。但他們仍然不願意承認中國的持續崛起,於是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流行詞:「中國見頂」(Peak China)。

作為連續15年GDP位居全球第二的中國,經濟增速自然會放緩,這是經濟理論中公認的邏輯。在中國作為超大型經濟體的背景下,經濟指標的波動是其增長軌跡的內在特徵。將這些指標描述為長期經濟衰退的證據是難免有些牽強。

今年春節,駐美大使謝鋒在招待會場合致辭指出,「中國經濟崩潰論」一再崩潰, 「中國經濟見頂論」毫無事實根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為了更細緻地瞭解中國的經濟動態,讓我們檢證一番構成「中國見頂論」敘事的六個最容易被誤導的迷思。

誤區一:中國經濟規模不會超越美國

多年來,許多經濟研究機構認為,到2035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但一些分析人士卻在猜測,中國的經濟總量永遠不會超過美國,理由是中國的GDP與美國之間GDP的差距在過去兩年有所擴大。

然而,這類觀點與當前的長期經濟趨勢並不相符。

2023年,中國GDP增長率為5.2%,而美國僅為2.5%。兩國GDP差距擴大可歸因於多種因素,但主要是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仔細研究GDP的核心組成部分就會發現,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實體經濟在多個領域都輾壓美國:中國糧食產量達7億噸,是美國的1.2倍,發電量9.2萬億千瓦,是美國的2.3倍。中國汽車產銷量達3016萬輛,是美國的三倍;鋼鐵產量達13.6億噸,是美國的19倍;水泥產量達22.3億噸,是美國的20倍。中國造船業產量高達4231萬噸,是美國的70倍之多。

透過這些數字外界很快就能清楚地看出,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基於資料統計和金融市場之上,從而抵制了所謂「工業空心化」。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新近推出研究報告《荒謬的敘事:西方興起「中國崛起頂峰論」的梳理及應對建議》。(網絡截圖)

大多數「中國見頂論」分析人士似乎無法理解的是,中國政府根本不在乎其GDP是否超過美國。早在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根據購買力平價(PPP)計算資料,宣布中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將美國拋在身後。中國中央政府沒有大驚小怪,也沒有大張旗鼓地迎接這一消息。

稍微翻閱一下中國的政府文書便能發現,過去四十年來,GDP「超越美國」的想法從未出現在官方檔中,也從未成為中國決策者討論的話題。中國的發展重點不是要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設定的基準,以讓人民過上更高品質的生活。

誤區二:中國房地產危機威脅未來增長動力

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根據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將有高達1億人遷移到城市地區,從而推動房地產開發的剛需。

然而,隨著高房價泡沫逐漸破滅,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正在減弱。誠然,商品房銷售額從2021年的18萬億元驟降到2023年的11.7萬億元,但隨著太陽能、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等所謂「新三樣」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的民間投資(除房地產外)在2023年也猛增了9%,彌補房地產增長緩慢的影響。

房地產是中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視覺中國)

首先,光伏產業發展迅猛,近十年來中國市場規模增長超過20%,市場規模約2萬億元,佔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

其次,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額約5萬億元。2023年,中國在連續九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中心,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國。

第三,中國在鋰電池市場佔統治級地位,在全球前十大動力電池製造商中,中國企業獨佔據六席,市場份額高達62.6%。

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分析,泛清潔能源產業已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23年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同比增長30%。

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中國的新經濟不僅是房地產經濟增長的重要替代品,而且對減緩全球變暖也做出了重大貢獻。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和新製造業的興起凸顯了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而這一點在更為激烈的「中國頂峰論」討論中經常被忽視。

近年來,中國新興產業崛起,推動產業格局全面轉型。但凡是真正去過中國的人都會驚歎中國的電子商務、5G社會、便捷交通。

2022年,中國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新三化」經濟增加值躍升至21萬億元。這一轉變標誌著中國擺脫了傳統上對房地產作為主要驅動力的依賴,開始走上創新驅動的增長軌道。

誤區三:外國投資正在逃離孤立的中國

與人們熟悉的說法相反,大肆宣傳的與中國「脫鉤」從未成為現實。

儘管2023年相較往年略有下降,但中國吸引的外資仍高達1.13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第三高水準。勞動密集型產業吸收外資下降8%,而高新技術產業吸收外資4230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1.2個百分點。

在關注整體外國直接投資下降的同時,西方媒體忽視了中國2023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增幅高達40%,令人震驚。確實,來自美國的投資尤其有所減少,但來自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投資卻在激增。法國和瑞典的投資分別增長了25倍和11倍,德國、澳洲和新加坡的投資分別增加了 212%、186% 和 77%。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稱,要更大力度吸引外資,營造良好環境,使外商在中國有好的發展。(微信公眾號@政知見)

2023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達到驚人的1.2萬億美元。儘管比上一年略有下降 1%,但 2023 年的總量仍是歷史第二高水準。與此同時,2023年中美貿易額約為660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1.6%。儘管有所下降,但仍是歷史第三高數字,遠遠超過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初期的貿易水準。

這些數字凸顯了中國與西方之間深厚的相互依存關係。兩者仍然是相互交織的利益相關者,根本無視「脫鉤論」的脅迫。

欲瞭解更多軼事見解,不妨看看各國駐華商會發布的調查。他們透露,80%的跨國公司表達了留在中國的願望,甚至正在加大投資力度。

建設一個特斯拉超級工廠,中國只用了10個月。速度之快讓全世界驚訝。2019年1月7日,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在臨港產業區正式奠基開工建設。(VCG)

大多數外國公司報告了積極的投資回報,但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一些跨國公司的退出並不一定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是因為中國出現了強大的國內企業。這些事實能幫助我們對現如今中國經濟的發展圖景有更加細緻入微的觀察,而這些在「中國見頂論」文章中往往都被忽略。

與西方主張孤立中國企業相反,中國對西方企業一貫保持開放包容的立場。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製造業產業鏈,一貫歡迎外資;中國領導人與西方公司接觸的新聞並不罕見。「開放」已成為國策並寫入中國憲法。

考慮到這一點,有多少跨國公司願意主動放棄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

誤區四:中國失業率將引發社會動盪

政治學者普遍斷言,一旦失業率達到20%,一個國家就會面臨社會動盪。縱使如他們所述,根據中國政府的資料,2023年城鎮平均失業率為5.2%,與動亂時期相差甚遠。

中國有14億人口,每年需要新增1200萬個就業崗位,特別是每年要容納1000萬以上的大學畢業生。然而,儘管最近的經濟衰退引發了裁員,但失業並不一定會轉化為社會動盪。

更何況,解決失業問題在中國各級政府的議程中佔據重要位置。從減稅到利息補貼等各種就業援助政策已經推出,旨在減少失業。即使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我也積極協助畢業生找工作。

內地青年失業問題引發各方關注。(中新社)

此外,中國靈活就業興起。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和直播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自由職業者的數量不斷增加。一些年輕人靠唱歌、表達、在新媒體平台上記錄日常生活或旅行為生。這正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美國,失業率高達10%,我親眼目睹了街頭成排的乞丐和求職者。相比之下,這樣的場景在中國很少見,這使得社會動盪的說法成為空談。

誤區五:中國人口老齡化導致經濟衰退

儘管中國可能正在失去人口紅利,但它正在轉變為人才紅利。

中國在 2022 年首次出現人口下降,引發了中國社會的重大爭論,並促使政府加快努力實現老齡友好型經濟轉型。當然,這一轉變將引領中國新一輪發展浪潮。

中國並不是唯一經歷這一轉變的國家。隨著生育、育兒和教育成本不斷上升,全球中高收入國家都在面對不同程度的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問題。

雖然人口老齡化可能會減少勞動力,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缺乏經濟動力。面對勞動力可能的下降,中國的應對措施包括採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利用超重型無人機、無人卡車和配送機器人,我國正在實現許多曾經依賴人力的社會服務流程的自動化,例如存儲、揀選、運輸、集成和交付。

此外,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60%,擁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為促進更高品質的社會服務貢獻了人才紅利。

在此基礎上,社會老齡化催生新一輪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據測算,中國健康養生地產、老齡化基礎設施改造、健康服務、老年娛樂、輔助用品、醫療保健、老年保險等領域年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元,年增長率超過15% 。

簡而言之,人口福利比人口規模更重要。將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至63歲或65歲,已成為中國政策調整的普遍期待,同時也是應對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必要舉措。

誠然,人口老齡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壓力,但它遠不足以被認為是社會進步的不可逾越的障礙。

誤區六:中國人對未來缺乏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過去四十年中唯一一個既沒有發動、也沒有參與戰爭的主要經濟體。和平的外部環境和穩定的國內社會,是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根基。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鉅資,希望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在東亞社會,人們普遍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與許多其他國家相比,這自然也加劇了激烈的社會競爭。

不論是內卷、躺平盛行,還是「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流調裏最辛苦的中國人」引發廣泛共鳴,都在說明今天中國亟需推進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視覺中國)

然而,以內卷化為特點的國家(即為取得有限進展而進行的激烈競爭)往往有望取得新的發展突破。恰是因為內卷化的特點與國內多家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中國在航空航太、大飛機、晶片、造船、汽車製造等領域趕超發達取得了積極成果,正在逐步趕超許多發達國家。

不得不承認,11億網民和新媒體的存在讓中國網絡充斥著各種聲音,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和與資本市場短期波動加劇了中產階級的抱怨與移民率的上升,動搖了一部分人對國家的信心,但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中央決策者的高度重視。

事實上,它們可以被視為進步的新動力。改革開放45年的發展歷程遵循著發展的週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增長,然後出現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人民非但沒有失去希望,反而直面當前的挑戰,著眼於更加光明的未來。這樣樂觀的心態既體現了廣大人民群中國的理性,也體現了對國家持久發展的集體信念。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刊載。